美中元首會談北韓問題是焦點

標籤:

【大紀元6月2日訊】〔自由時報編譯陳宜君╱綜合報導〕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一日將首度以元首身分,與美國總統布什進行雙邊會談。中國外交部官員事前即表示,台灣問題將是會談主題之一;但專家認為,北韓問題才是布、胡會談的重點。

  中國的官僚體系通常諱莫如深,領袖掌控外交政策的方式向來是秘密。不過,北京官員私下透露,胡錦濤表面上雖握有主導外交政策的權力,但仍保有軍委主席身分的前國家主席江澤民,才是美中關係與台灣問題的真正決策者。

  胡錦濤十餘年前即由中國前領導強人鄧小平欽點接班,但他的權力地位尚未鞏固,出國訪問時無法隨心所欲展現個人特性,更遑論視情況所需修改政策。香港「法國當代中國研究中心」主任高敬文認為,胡錦濤手中究竟握有多少實權,外界不得而知;但他出國訪問絕不會做冒險之舉。換言之,在美、中、台問題上,胡錦濤將根據他離開北京前所拿到的「腳本」照本宣科。

  不過,胡錦濤與布什會面時,手中其實握有談判的真正籌碼︱北韓發展核子計劃的問題。中、美兩國早已公開呼籲北韓放棄黷武野心,但北京一直不贊成華府希望以經濟制裁作為向平壤施壓的手段。中國學者認為,胡錦濤在會談中將設法說服布什再給外交一次機會,讓美、中與北韓仿效四月的北京會談模式,再度進行對話,甚至可能提議擴大讓俄羅斯、日本、南韓加入。

  華府日前指控中國移轉武器給伊朗,並宣佈制裁中國的主要武器製造商「北方工業集團」,中國刻意低調回應。專家表示,這顯然是北京當局不願影響胡、布兩人的會談,以免破壞胡錦濤進入國際外交圈的機會。事實上,美國國務院去年曾兩度警告,北方工業集團必須停止出售武器零組件給伊朗,但一直未採取制裁措施,原因是第一次適逢江澤民去年十月訪問美國的前夕,另一次則剛好碰上聯合國安理會去年十一月準備就伊拉克決議案進行表決。

  北韓今年一月宣佈退出禁止核子擴散條約,美國不願問題更加複雜,因此避免作出激怒中國的舉動。接下來,美國同時面臨北韓挑釁與伊拉克武檢問題;三月份美國出兵伊拉克,制裁中國的問題因而再度擱置。不過,北韓四月於北京與美國舉行會談時,聲稱完成八千支廢棄核燃料棒的再處理,繼而威脅計劃出口核子原料,美國態度開始丕變,決定不再容忍北韓,且因為不滿北京坐視不管朝鮮半島危機,決心對中國祭出制裁措施。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玻利維亞士兵占領中央廣場 總統稱面臨政變
Fed壓力測試:美大型銀行都可抵禦經濟動盪
分析:中共四處拱火樹敵 自身戰略或受阻
伊朗利用大學掩蓋核武器研發 逃避制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