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薩斯病例敲響警鐘

標籤:

【大紀元9月11日訊】(美國之音記者熊健香港9月10日報導) 鑑於新加坡衛生當局九月九號公布的薩斯病人曾在發病前出入儲存大量薩斯病毒的實驗室,香港衛生當局呼籲醫療機構和相關生物科研實驗室加強實驗室的防疫措施以避免病毒擴散。

*病源可能來自實驗室*

據報導,新加坡政府公布的薩斯病人,一名二十七歲的男子在新加坡國立大學一所微生物實驗室從事西尼羅病毒的研究,並在新加坡國家環境局屬下的環境衛生研究所工作。這位研究人員八月二十三號曾到儲存大量薩斯病毒的實驗室工作。八月二十七號出現發燒症狀。新加坡官員在馬尼拉表示,很可能感染的源頭就在實驗室。而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的總幹事尾身茂個人也同意這個推斷。

*港府促實驗室嚴格把關*

因此,香港衛生署九月九號立即通知香港大學、中文大學和醫管局要嚴格監察屬下實驗室,做好安全措施。香港衛生署副署長樑柏賢表示大學實驗室和醫管局有一套程序,而香港衛生當局也會提醒相關生化科研人員遵照指示提高警覺性。香港大學微生物系對薩斯病毒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貢獻,記者訪問了香港大學微生物系佩裡斯教授。他告訴記者,他們在實驗室處理危險病毒方面所採取的預防措施程序是由世界衛生組織和美國國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推薦的。

佩裡斯教授說:“總的來說,當我們處理這種危險病毒,我們採取了不同程度的預防措施。我們稱之為二級預防措施和三級預防措施。而三級預防措施的要求要比二級預防措施要嚴格的多。”

佩裡斯教授分析說,如果要培養病毒就要採取第三級預防措施,用於診斷或者採樣的時候則採取第二級預防措施。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標準進行薩斯病毒培植,研究人員要穿上一次性保護衣物,戴上眼罩,N95口罩,雙層手套,雙手伸入生物安全箱內化驗。工作完畢,沖洗身體,更衣之後才能離開。佩裡斯教授說,新加坡的薩斯個案的確對醫療和實驗室發出提醒的警號,那就是在防疫工作上絕對不能掉以輕心。

佩裡斯教授說:“對我們大家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提醒。在對抗這種病毒上我們必須加強在各個層面的防疫措施,在公共衛生方面,在醫院感染控制方面以及在實驗室方面。”

*香港不可掉以輕心*

中文大學醫學院副教授、心肺科醫生鄭彥銘在薩斯肆虐香港期間,因在威爾斯親王醫院醫治薩斯病人感染薩斯病,後來痊癒。他對記者說,薩斯肆虐香港一直到現在,香港並沒有發現有任何一個實驗室工作人員感染薩斯病,這就說明香港的實驗室做了防疫工作,但也不能鬆懈下來。

鄭教授說:“所以相信以目前來講他們的預防措施已經很足夠,可是就香港而言, 一定要提醒所以員工一定要遵守守則提高警覺,一點都不能鬆懈。”

鄭教授從香港媒體報導得知香港的機場,海路口岸的檢疫措施目前似乎有流於形式之嫌,並沒有認真執行測量體溫的防疫措施。他警告說,如果放鬆口岸檢疫措施,帶來的後果可能是災難性的。香港入境衛生執法部門應好自為之。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國呼籲注射流感疫苗
人類薩斯病毒源於動物
財經簡訊八則
內蒙古災難接連不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