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環保署以生態工法進行河川污染整治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2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得倉台北二十四日電)為持續落實河川污染整治,環保署除積極管制污染源外,推廣生態工法為基礎的水質淨化工程,以截流處理生活污水,目前已經完成三流域,每年削減生化需氧量二十七公噸,今年將再推廣至淡水河、南崁溪、烏溪和高屏溪,預計還可削減六百四十公噸的生化需氧量,有效改善污染。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指出,所謂的生態工法是基於對生態系統的認知和落實生物多樣化保育與永續發展,採取以生態為基礎、安全為導向的工程方法,包括植生處理法(濕地、浮島、浮游植生、草溝、草帶、植栽濾床等);土壤處理法(灌溉處理、地下滲濾等),以及接觸氧化法(礫間接觸、填充濾材、淵與瀨等)。

生態工法有許多的優點,包括提高環境污染淨化能力、促進生物多樣化、提高經濟效益、提升環境美化創造親水空間、落實環境教育等,缺點是用地需求大,在人口稠密都會區較不適用。

至今已經完成朴子溪、二仁溪和將軍溪三流域五處水質淨化工程,同時也在朴子溪和將軍溪完成二處面積五公頃的高低灘地生態園,至今年年底將完成六處,面積達到四十五公頃。由於整治污染的成效良好,今年度淡水河系、南崁溪、烏溪、二仁溪、將軍溪和高屏溪等流域,在年底前完成十五處水質淨化工程,每年可以削減生化需氧量(BOD)六百四十二公噸,有效改善河川的污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