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柱銘:《基本法》附件列明07普選

港人對中央的香港政策滿意度跌近一成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1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吳雪兒、李思婷香港報導/近日抵港的兩名內地法律專家蕭蔚雲及夏勇,今天參加「政制發展與《基本法》」圓桌座談會,與香港法律界人士及學者公開討論相關的法律問題。對於前《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蕭蔚雲在會上稱香港「最終」普選特首的時間為二0四七年,當年也是起草委員的李柱銘認為蕭的言論「很不負責任,與事實不符」;《基本法》附件中已列明「二00七」這個普選年期。


獲邀出席出席由「一國兩制研究中心」舉辦的「政制發展與《基本法》」圓桌座談會的人士。今天下午,除了蕭蔚雲及夏勇外,還包括「《基本法》四十五條關注組」成員、資深大律師湯家驊、香港律師會會長葉成慶、現任《基本法》委員會港方委員陳弘毅、城市大學法律學院助理教授顧敏康和梁美芬等九位法律專家出席為時一個半小時的圓桌會議。

「很不負責任與事實不符」

然而,立法會議員李柱銘作為《基本法》起草委員,卻沒有獲邀出席會議,與蕭蔚雲「當面對質」。李柱銘接受本法記者訪問時表示,出席會議的人都是由「一國兩制研究中心」揀選的。李柱銘看過圓桌會議的討論內容後,覺得「他們這樣說話很不負責任,與事實不符」,所以他認為「見他們沒什麼意思」。


對於蕭蔚雲在會議中說最終普選特首的時間可以是二0三七或四七年,李柱銘說:「根本是(把《基本法》條文的普選內容)推遲了。」

「不是沒記性就是在撒謊」

參與起草《基本法》的李柱銘指出,《基本法》附件中提到「二00七」這個年期,言即是港人最早可以在二00七年普選特首。故蕭蔚雲今天說沒想過於二00七年普選特首的言論,顯然與事實不符,「(蕭蔚雲)不是沒記性就是在撒謊」。

至於《基本法》起草委員會當時就推行普選需要考慮的「實際情況」意指為何。蕭慰雲在會議上說,所謂「實際情況」,除了要考處港人的意願外,還要考慮香港的政治、經濟及法律情況,也要考慮國內和國際情況。

但李柱銘說:「實際情況當然是香港的實際情況啦!不可能是內地的實際情況。同時,當然是香港人自己決定(推行普選與否),因為我們很了解香港的情況,難道他們(中央政府)了解香港的情況?」

中央曾稱10年後推民主

李柱銘續說,已故《基本法》草委會主任姬鵬飛在演詞中曾提及,香港的民主發展於回歸頭十年受到限制,之後便可以實行民主。當然這要看實際情況。因此中央政府的意思也並非蕭蔚雲所說推遲到這麼後,香港才推行民主選舉,普選特首及立法會。

圓桌會議主要討論有關《基本法》法律方面的問題,討論也考慮到《基本法》的原意。在討論到附件問題時,前《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蕭慰雲和多位出席的嘉賓都認為,附件是《基本法》》的組成部分,首要解決的是需不需要進行政改,附件一和二之內已有規定選舉辦法及列明特首產生的程序。

「最終普選時間為2047年」

關於《基本法》「循序漸進」和「實際情況」兩個原則的討論,與會的法律專家並沒有有達到共識。蕭慰雲認為,需要繼續研究「循序漸進」和「實際情況」,中港應多溝通去解決難題。所謂「實際情況」是既要考慮香港的政治、社會、經濟及法律情況,也要考慮國內和國際情況。

蕭慰雲並強調,當初起草《基本法》時,他沒有想過於二00七年普選特首;而基本法內最終達致普選的條文,亦是希望將普選的時間推後。他說,「循序漸進」最終普選的時間,可以是二0四七年,或者二0三七年。

實際上70%港人要政改

但湯家驊認為,「循序漸進」應該以香港的「實際情況」及民意作為參考標準,按實際情況,二00七年香港是需要普選的。而過往的定期民意調查結果,均顯示有七成的民眾都要求政制改革。


中國科學研究院法學研究所所長夏勇則表示,「循序漸進」並非一步到位,香港的政制需要發展,同時要考慮到政治和國際情況。他又認為,港人應加強對《基本法》的認識和國家觀念。

籲冷靜理性去討論普選

在旁聆聽的「《基本法》四十五條關注組」」成員余若薇大律師會後說,《基本法》提到有關特首及立法會選舉的產生辦法,按實際情況循序漸進,最終達致普選,是預留空間作出修改。

對於蕭蔚雲認為「最終」是二0三七或四七年,余若薇認為,起草《基本法》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當時未有預計到香港的發展,希望各界用冷靜及理性的態度討論。

非來干預自治挑起分歧

至於諮詢方面,各法律界人士認為政制檢討應有廣泛參與,包括正式諮詢社會和中央,讓中央可從中參與,多些了解特區政府和社會意見,也令香港可以了解中央的意見。

蕭慰雲在會後記者會上表示,今次來港是要說明《基本法》起草時的情況,並非來干預香港的高度自治,也不想挑起分歧。

62%港人不滿中央政策

另一方面,香港的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月中進行的定期民意調查發現,港人對中央政府的香港政策的滿意度只有三成八,比上月大幅下跌近一成。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新聞看點】2日本人蘇州遇刺 又是「偶發」?
【時事金掃描】摧毀上百無人機 烏導彈威脅莫斯科
【新聞大破解】中共22條極限施壓台灣 已顯無效
歐盟對華電動車關稅如何發展 美歐做法有不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