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茉莉:回國受審的庫德作家和他的小說

茉莉

標籤:

【大紀元1月21日訊】

在瑞典,我經常碰到庫德族流亡者。這些庫德人來自土耳其、伊拉克和伊朗,几乎每個人都有一段曲折辛酸的流亡史,都夢想庫德人能夠有自己的國家。他們中有人曾是在伊拉克北部山區和薩達姆部隊打游擊的庫德族將軍,有人曾是土耳其庫德族地區的地下民選市長,還有的是伊朗官方通緝的庫德族政治犯。

最近瑞典文化界的一條新聞,是來自土耳其的庫德族流亡作家買買德的小說《光明如愛,黑暗如死》的瑞典文版本出書了。這篇小說備受矚目之處是,它与買買德的另一部散文集《言論前線》一起,被土耳其當局作為起訴買買德“煽動分裂罪”的罪證。地下出版買買德作品的出版者,也被控有同樣罪名。2002年,買買德被土耳其當局傳喚,作證,出版的書籍被沒收。

流亡瑞典多年的作家買買德,本來可以逃避這一入獄的風險,但買買德決定從瑞典回土耳其受審。他冒著巨大風險,前往伊斯坦堡,在法庭上侃侃而談文學寫作的自由、庫德族保護自己語言文化的權利,為他那具有顛覆性觀點的小說《光明如愛,黑暗如死》辯護,反擊土耳其當局對他的指控。在自我辯護中,他引用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福克納演說中的一段話:

“一個作家,充塞他的創作室空間的,應當僅只是人類心靈深處從遠古以來就存有的真實情感,這古老而至今遍在的心靈的真理就是:愛、榮譽、同情、尊嚴、怜憫之心和犧牲精神。如若沒有了這些永恒的真實与真理,任何故事都將無非朝露,瞬息即逝。”

在出庭受審的作家買買德身后,有瑞典政府和歐盟的熱切關注。瑞典方面甚至成立一個“援助買買德委員會”,派出一個十几個人的代表團去土耳其,現場觀察、監督這個案件的審理,并隨時向瑞典和國際社會報告案情發展。瑞典朝野一致支持買買德,筆會會員展開了簽名聲援活動,為買買德的言論自由權利呼吁。終于,在國際社會的壓力下,買買德被判無罪。

1996年我訪問土耳其時,曾經訪問過一些流离失所的庫德族難民。由于土耳其政府對庫爾德進行种族迫害,不少無辜的婦女和儿童成了犧牲品。同時我也看到,庫德族的知識分子---律師和作家等,挺身而出為本民族的基本人權抗爭,他們一個個面無懼色地走進監獄。

現年50歲的買買德,就是勇敢入獄的庫德人。買買德從小就在家鄉說自己的母語---庫德語,但在學校里,土耳其當局強迫他學土耳其語。當買買德長大后,他開始尋找庫德族的文學、故事和民謠,努力繼承和保護自己民族的文化。

逐漸地,買買德成為捍衛庫德族權利的斗士,他幫助印刷庫德語報紙,抗議土耳其當局監禁、刑求甚至謀殺庫德族反抗人士。在他十八歲的時候,他被關進軍事監獄。幸好那個監獄關押了不少庫德族作家和學者,使他受到文學思想熏陶。他在獄中偷偷閱讀庫德族文學,并克服困難,開始用庫德語寫作。監獄成了他的一所文化學校。

1974年,買買德被釋放出獄。他不顧當局的威脅,又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辦了一個庫德語雜志,結果是再次入獄。第二次出獄后,買買德逃亡到瑞典,在瑞典成立了一個庫德族文化協會。享受著瑞典的言論自由,他終于實現了自己的作家夢。

買買德的遭遇,令我想到不少爭取言論自由的中國人,想到西藏人民為維護本民族語言文化所做的不懈抗爭。

大紀元首發 轉載請注明大紀元。(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聯邦杯網賽 法國二比一領先俄羅斯
【專欄】茉莉﹕新任中文獨立作家筆會理事感言
請聽維也納咖啡館風格小品音樂 
 胡乃元邀請國內外好手演出室內樂
劇場三寶競戲 未演先轟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