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庵居士政經系列﹕積極擴張財政政策──中國經濟崩潰的導火索

草庵居士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月26日訊】一位“海歸”到大陸政府擔任司局級官員的朋友曾對我說:“你寫的文章越來越激烈,大陸政府很難接受,你不如將文字緩和,同樣可以達到寫作文章的目的。你的文章在國內政府和經濟界很流行,几乎沒有人不看,你何必要將自己搞得象一個“反共”分子?”

听了這位朋友的話,我深思了很久。我曾講過,在海外能批評大陸的人几乎都是對大陸怀有強烈的感情。是非常關心中國前途的人。我從不否認在海外有相當大的一批人對中國事務不聞不問,這些人早已經与中國划清界限,因為他們已經不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我不知道自己屬于哪种人,但在我的內心卻一直有著一种深深的中國情結。這個情結讓我時而興奮,時而悲傷,而當我看到中國經濟社會中發生的一些事情,又讓我不得不憤怒。

在每周六北京時間21:00定期舉辦的网絡語音演講會中,有朋友曾問我:“你一直批判朱??基的經濟政策,一直是中國崩潰論的支持者,你的根据是什么?”

中國經濟問題一直是個令世人困惑的事情,表面上看,一方面是不可否認的高速增長,另一方面則是令人震惊的重重問題。在胡耀邦,趙紫陽時代,中共曾花費了很大的力量進行政治与經濟改革,并致力于分散權利,地方政府自主權空前地膨脹。這個現象為中國未來的經濟發展和政治改革創造了一個非常良好的環境。但在1989年之后,中共在江澤民,朱鎔基執政后,卻開始了一個令人失望的“穩定”發展政策。用中共的話來講,這就是:“似右而實左”的積極擴張財政政策。 

積極擴張的財政政策實際上是凱恩思經濟理論的延伸。但這個理論在大陸的施行卻給中國經濟發展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凱恩思理論是建立在私人所有的社會制度上,只有在這個社會基礎之上,才能達到他所要求的目的。中共在實行這個經濟理論的時候,根本就沒有考慮這個理論的實施基礎,只是企圖利用擴張的財政政策來拉動經濟增長,掩蓋日益突出的社會矛盾和經濟与體制上的矛盾。

在中國,盡管我們看到了今天的私人經濟已經占到了社會經濟總量的百分之七十以上,但中國實行的擴張經濟政策的實施卻依然是支持和扶持日益衰敗的國有經濟,大量的政府投資和資金仍在支持著這些低效率,甚至是沒有效率的國有企業。數年前,當我斷言朱鎔基先生“國營企業三年解困”必將失敗的時候,我曾建議將三千億人民幣解困資金轉為建立中國的社會保障基金。但作為海外小商人的建議畢竟是人輕言微,更被人斥為俄國式的休克療法,對中國政府別有用心,甚至被人怀疑是具有美國政府特別身份,專門干涉破坏中國經濟發展和穩定(而有關部門還專門開會調查研究本人的身份問題和行為目的,造成了諸多的笑話)。到了后來,中共政府浪費了三千億人民幣不但沒有解國有企業的困境,而更大的問題是錯過了發展社會保障基金的最后時机(有關社會保障基金的問題請看下篇文章:社會保障机制──壓垮中共的最后一棵稻草),同時,數年來,傾向于扶持沒落的國有經濟的積極擴張政策不但沒有讓社會穩定,相反壓制了私人經濟的發展,更為中國金融界創造了一個四万億人民幣的巨大虧損黑洞。這就是國有銀行的巨大坏帳問題產生的根源。數日前,中國人民銀行公布了一些統計數据:“2002年境內金融机构不良貸款額比上年減少951億元,不良貸款率下降4.5個百分點;金融机构人民幣帳面盈利達385億元,比上年增加245億元,經營效益顯著提高”。這個統計數据說明了什么問題呢?我們從這個自我涂粉,表示進步的報道中能看到些什么呢?一,根据上述數据的推算,中國金融坏帳高達四万億人民幣。四万億人民幣是個什么概念呢,這就是相當于每個中國國民要承擔三千元人民幣的坏帳損失。而目前中國民間儲蓄的總數不過是八万億人民幣。這就是經濟高速增長背后所掩蓋的真相,這也是中國人民銀行再一次煽了自己政府一個耳光,從側面說明了中國金融坏帳比例遠高于中共政府自己承認的只占25%的比例。二。中國金融界在形式大好,經濟高速增長的2002年所消除的金融坏帳也不過是951億人民幣。如果按照這個速度,先設立一個荒唐而又不可能實現的假設,這就是在未來數十年中,中國金融不再增加新的坏帳。中國金融界要想靠自身發展消滅坏帳也需要四十多年。十年經濟高速增長的代价就是要讓近兩代人去消化中國國有銀行的坏帳,這是一件多么悲哀的事情啊。而本人曾在兩年前的一篇文章談到希望中國金融界能夠靠經濟發展總量上的增長來消除坏帳,國內的友人說我天真,從今天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數据上看,我的想法實在是太天真。事實上,根据中國各個方面公布的數据計算,2002年,中國國有銀行新增貸款中的坏帳比例又高達30%以上,舊病未去,又加新病。

根据中國政府官方公布的統計數据:中國政府在去年的財政收入是一万七千億人民幣,GDP是十万億人民幣。增發的國債是六千億,中國國債總額三万二千億人民幣。折合每個國民承擔2,500元人民幣。如果我們能詳細地分析一下這些數据中的問題,我們或許可以看到積極擴張財政政策的未來走勢和結果,我們也許會看到未來中國經濟是否會崩潰?

在1995年時,國債的還本与利息支付總額為499億人民幣,相當于新舉債務的42.5%;到了1998年,國債的還本与利息支付總額急劇增加為2353億人民幣,相當于新舉債務的70%。在1989年時,只有少于3%的政府財政收入用來支付國債的還本与利息,但是到了1998年時,該數字已經高達24%。根据本人的初步估計,中共政府在1992年支付52億人民幣的政府公債利息,到了1999年時已經高達830億人民幣,在七年之中上升了16倍。更可怕的是,2003年中國國債發行額占中央財政支出的比重已經超過80%。還本付息額占中央財政本級收入的比重也已經從1989年的8.8%增長到了今年的百分之六十以上。因此,中共政府已經到了無法繼續以債養債的地步。而且,一旦債券投資人擔心中央政府無法償還債務,或中國發生任何政治上和社會上的的動蕩,他們會立刻要求更高的公債利率,這將使政府債務問題更加惡化,進而產生惡性循環的災難性后果。在另一層面上,根据官方公布的數据,中共的擴張性財政政策為1998年的經濟增長增加1.5%,1999年為2.0%,2000年為1.7%。這些公債總共為6480億人民幣,几乎相當于1998年中央政府總支出的兩倍。這种指數型的惡性增長盡管創造了今天的表面化的經濟高速增長,但卻埋下了中國社會整體經濟崩潰的种子。從實際效果看,中國原本計划2002年全年發行國債總計人民幣5,930億元,這是一個創紀錄的高水平,但目前仍有高達人民幣910億元的國債尚未出售。北京的中國人民銀行今年已經七、八次進入國債市場公開操作,總共回購一千億人民幣的國債,試圖拉抬國債,吸引中國民間購買國債,但國債价格仍然在下跌,甚至跌破票面价值。出現數年來少有的新局面。

 我們再看看地方債務問題,地方債務包括縣鄉村各級政府和組織所欠下的債務。2001年5月的《中國新聞周刊》通過采訪調查,認為目前中國大陸鄉鎮債務窟窿高達2000億元,這還不包括縣級政府債務和鄉村債務。而本人根据大陸政府數据估計:2001年底全國鄉村債務已經高達3,800億元。2002年更高達5,900億人民幣

  我們看一看下面的內容,這全部是摘錄自中國官方報道:……以正在進行農村稅費改革的安徽省來說,全省平均每個鄉鎮負債300万元,每個村平均負債近20万元。湖北省監利縣的村級債務5.5億元,鄉鎮債務(含管區)3億元,縣級債務1.5億元,合計為10億元。在江漢平原,該縣基層債務尚屬中等,有的地方欠100多万元高利貸的村都有不少。1999年上半年湖南省農辦、財政廳在全省范圍內對鄉鎮負債狀況進行普查,其結果是全省2000多個鄉鎮總負債85.4億元,鄉鎮負債面高達88.2%,每個鄉鎮平均負債363万元,其中負債最高的達5111万元,為鄉鎮几年甚至十几年的財政收入之和,有的鄉鎮在1999年就已經吃完了2003年的財政預算。2000年8月,安徽宿州市政協對宿州市15個鄉鎮稅費改革情況進行調查,15個鄉鎮歷年滾存債務總額為1.06億元,平均每個鄉鎮為727.1万元,其中欠債千万元以上的有3個,500万元以上的有7個,債務的构成主要包括欠發工資、鄉鎮建設工程欠款、鄉鎮企業欠款、世界銀行貸款、農業發展資金等。在當前鄉鎮財政年年入不敷出的情況下,債務負擔已經成為鄉鎮財政的一個沉重包袱。其中有些債務因為稅費改革無法解決,如部分鄉村教育集資建校三年計划,已實施一年,現在約三分之二的資金無法償還;還有一些分年度實施的公益事業,如已建道路和小城鎮建設等存在欠帳……

另外,中共經濟政策上朝令夕改,既有管理不善、用人不當的問題,也有國家產業政策調整的因素。過去國家號召興辦“短平快”項目,鄉鎮大力興辦企業,后來又封殺“十五小”,企業被強行關閉,債務由鄉鎮財政背著。當前相當一部分鄉鎮負債已經超過其財政收入的一半甚至兩三倍,如河南省靈寶縣豫靈鎮前些年在“大發展”中大量舉債,今天負債已經超過了1個億,按照每年償還100万元計算,需要100年才能還清所有債務。如不加以有效控制,極易引發財政危机。由于鄉鎮負債大多品質較差,成本高昂,除少部分來自銀行或者信用社貸款外,80%以上來自農民或職工集資、農村合作基金、私人組織甚至民間高利貸。另外,為了按時完成預算上繳入庫任務,鄉鎮墊稅現象也很嚴重,其后果形成了虛假的“泡沫財政”,一些墊稅資金如果來源枯竭,將有可能因負債累累而導致財政上的崩潰。

根据中國地政府官方公布的各省市地方2002年統計數据表明,在省市一級地方債務上,各地政府一任接一任地積累起龐大的地方債務(含未登記外債),更是累計高達六万億人民幣。全體大陸百姓又要人均承擔4,600元人民,整個社會又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經濟黑洞。

在語音演講論壇中,曾有朋友問:“你認為中國會在什么時候發生經濟崩潰?中國應該如何解決這個經濟問題?”

其實,在去年年中,當海外經濟人士提出中國經濟崩潰論,質疑中國政府積極擴張經濟政策的時候,中國財政部長項怀誠先生曾表示:“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長期使用積極擴張的財政政策,長期使用這樣的政策沒有不出問題的……”。當時,我以為中國政府將會在未來結束這個荒唐不切合實際的“積極擴張財政政策”,但意料不到的是,在中共十六大之后,積極擴張的財政政策又确定為未來經濟發展的主導,中共政府在未來的數年將繼續執行這個政策。

按照經濟理論,溫和的通貨膨脹會解決中國的目前問題,但問題是,凱恩思理論實行的基礎是在私人經濟為基礎的社會。而不是依靠維持毫無生計的國有企業來進行擴張。另一個執行凱恩思通貨膨脹理論的主要基礎是,這個社會需要有一定的社會保障机制,以穩定通貨膨脹所帶來的負面的社會影響。而中國恰恰缺乏的正是穩定社會的全民社會保障机制(有關此問題,本人將在下一篇文章中討論),更為克可悲的是中國經濟改革數十年的最大罪惡是完全將原來建立的尚不完善的社會保障机制全部破坏。更通過資本分臟制造了眾多的社會新矛盾。當年俄國能在整體社會穩定的情況下通過全面的社會轉型,其主要的保障就是不完善,但仍起作用的社會保障机制。江澤民,朱鎔基執政中國十三年的最偉大業績就是:不但原先存在的國有經濟黑洞沒有消除,而且又史無前例地在中國金融界創造出了一個更大的黑洞。并偉大,光榮,正确地向全世界宣布:中國是穩定的,經濟在高速發展。

有人曾來信對我說:美國國債也很大,不照樣活的好好的嗎?這個論調其實并不新鮮。中共在很多官方場合都講過資本主義如何腐朽沒落,美國國家債務如何世界第一,如何龐大。但我們如果能正視一下自己的問題,認真的比較一下兩國的總體經濟情況,我們就應該知道,中國各級政府的債務和坏帳總數已經超過了14万億人民幣。而中國去年創歷史新高的GDP產值只不過是十万億人民幣。如果我們再看一看中國民間財富量和美國民間財富量的比較,我們就會發現更多的問題。

有大陸經濟學家曾發表了這樣一种觀點:“中國國債与GNP的比例不超過20%,而美國國債与GNP的比例曾高達70%。這樣算下來,中國的國債不僅沒有風險,更且遠遠不夠,還需要增發。事實如何呢?一。如果計算上地方債務及各級坏帳,中國國債已經高達GDP的140%,遠遠朝出美國的最高標准。二。美國民間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積累了巨大的私人財富,而中國百姓在數十年的社會主義制度下積累的私人財富是多少?兩國有可以相提并論的基礎嗎?政府增發的巨額國債賣給誰?

從根本性質上看,中國与美國國債發行量的最大區別是在与政府財政對國債發行量的依賴程度。這是影響一個政府執政及社會穩定的最關鍵指標。美國政府財政對國債的以來程度最高時也沒有超過20%,而中國政府財政對國債的依賴程度則在2002年創造了一個國際新指標:依賴度超過了80%,又為國家爭了光,可以寫進吉尼斯世界記錄大全了。如果各位知道了這個事實真相,你們還會心安理得嗎?還會高喊形式大好嗎?

小的時候,母親曾我給我講過一個小故事:在很久的時候,有個國王想獎勵一位功臣,國王告訴這位功臣說,你可以提一個要求,我會滿足你。這位功臣對國王說:我的要求很小,請您拿一個國際象棋棋盤,在第一個格子里放一粒米,在第二個格子里放兩粒米,以此類推,每到下一個格子就增加一倍。直到將這六十四個格子全部放滿。國王听了功臣的要求之后哈哈大笑:你的要求如此簡單,我可以請你在提一個要求。功臣很謙虛地說:謝謝國王,您能滿足我這個要求我就心滿意足了……

事實如何呢?學習數學的朋友們可能會計算出來,如果要按照這位功臣的要求,將這個棋盤全部裝滿的話,全世界一年的糧食都不夠。這就是數學上的指數增長的可怕。同樣,我們知道了這個指數增長的實質涵義,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么中國政府的國債發行量會每年以45%的比例增長了。盡管中共采取了各种減員的方法,變賣大量的國有資產來補充財政。但前一年的巨大國債和指數增長的利息支出不得不到不依靠下一年增發新的國債去填補。而指數型的增長必將讓未來的中國政府和人民背上難以喘息的沉重負擔,實際上,在去年新發國債用于償還以往國債及利息的分額已經占到了70%的比例。這就是江澤民,朱鎔基政府十三年來的“光輝業績“,也是中國經濟高速增長背后不為人知的另一幕。同樣,我們可以預算一下,當胡錦淘先生執政后,如何面對這樣龐大的債務黑洞,中國百姓如何面對需要兩代人才能還清的債務,我想問各位,你們不感到恐懼嗎?

在語音演講論壇中,我曾多次講過,中共繼續執行積極擴張的財政政策是個非常愚蠢的決定,是為了短暫的政權穩定而采取的全民性自殺政策。是為少數人的短期利益而置全體人民和中華民族長期利益而不顧的傷天害理的行為。我可以斷言:盡管中共政府信誓旦旦地要繼續執行積極擴張的財政政策,推動經濟發展,穩定社會。但我更相信,長則五年,短則三年,這個政策就會導致中國整個社會的經濟全面崩潰,從而引發中華民族數十年來最大的社會動亂。突發性的大幅度貨幣貶值及經濟崩潰會將使整個中國社會倒退數十年。而整個民族更會陷入動蕩和戰爭。什么是引發中國經濟崩潰的導火索,這就是中國特色的積極擴張財政政策。

悲哀的中國國民們,每當我寫這些經濟文章的時候,我內心總是充滿了苦楚的感覺,我愛中華民族,但我不知道為什么我們的民族竟然如此的悲哀。或許,新上任的胡錦濤先生可以為中國百姓找到一個新的出路,帶領中華民族走出目前的險境。但直到現今,我依然看不到任何希望,我不知道如何表達我內心的痛苦和哀傷,我只能以我的淺薄見識不斷地呼吁,我不斷地祈禱上帝保佑中國,保佑苦難的中國百姓。

我期盼著所有愛護中華民族的人們都去祈禱,讓上天保佑中華民族。

積極擴張的財政政策──中國經濟崩潰的導火索。

2003-01-15于LA草庵書屋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草庵居士政經系列﹕中國不亡,天理難容
草庵居士政經系列﹕中國何處去?
草庵居士政經系列﹕中國加入WTO——勞工何處去?
草庵居士政經系列﹕中國加入WTO——規則會被遵守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