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克訪滬提及人權問題

標籤:

【大紀元10月12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愛瑪巴黎報導) 法國總統希拉克訪華之行星期二在香港進入最後一天。星期一,希拉克提到人權問題。希拉克近來極力推動取消歐盟對華軍售禁令,但星期一在歐盟外長會議上未能獲得共識。

*首次在華提人權*

希拉克星期一在上海同濟大學發表講演時,首次在華公開提到人權問題。希拉克在這篇講演中宣稱,產生於法國大革命的人權宣言奠定了當代人類世界的價值標準。他表示,法國願本著合作、互信和友好的精神支持中國人民將中國建設成一個更具博愛和世界性的國家。

他說:“博愛正是人權宣言對我們提出的要求,自法國大革命以來,人權宣言為當今人類世界奠定了價值標準。”

*文化多元性和人權普遍性*

希拉克在講演中再次強調尊重文化多元性。他表示,文化多元性要求人們意識到各種文化的獨特性,承認各文化間具有平等的尊嚴,這就是人權普遍性的必然結果,經濟與社會的進步必須伴隨民主、法制的進步。

法國媒體星期二都在相關報導中特別注意到希拉克提及人權問題。在此之前,希拉克在涉及中國人權的問題上顯得十分謹慎,並在星期日晚接受法國電視二台專訪時強調,在敦促中國改善人權狀況方面,他認為手段越張揚效果越糟糕。

*力推歐盟取消對華軍售禁令*

希拉克近來以十分張揚的方式極力推動取消歐盟對華軍售禁令,但星期一在歐盟外長會議上沒有獲得共識。歐盟外長會議就這一問題進行討論後,德國外長費捨爾向媒體表示,在解除對華軍售禁令的問題上,歐盟各國距離達成共識還有很大距離。歐盟現任輪值主席國荷蘭的外相博特也表示,歐盟還需要更多的時間做出決定。

*歐盟未改變原有立場*

事實上,希拉克的呼籲沒有改變歐盟各國就這一問題的原有立場。法國和德國以禁令過時為由,主張歐盟解除這項禁令,丹麥、荷蘭、瑞典則要求中國以改善人權狀況作為解除禁令的交換條件。

荷蘭外相博特表示:“很顯然,如果北京釋放與天安門事件相關的所有在押犯,將被歐盟視為一個重要的舉動”。

*英立場稍有鬆動*

英國是此次會議後立場稍有鬆動的國家。英國外相斯特勞星期一表示,英國並非反對取消這項禁令,但有關步驟應在明確、適當的方式下進行。

希拉克希望這項禁令能在12月8號舉行的海牙歐中峰會上解決,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這個期限肯定是太緊迫了。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胡錦濤與希拉克舉行會談
法國向中國售干擾外國對華廣播的天線設備
丁子霖女士致法國總統希拉克的公開信
希拉克再籲解除對華武器禁運遭批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