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民萬萬稅

人氣 8
標籤:

【大紀元10月20日訊】(中央社記者周慧盈台北特稿)台灣民眾一定很難想像,辦結婚登記要繳「夫妻恩愛保證金」等十四種稅費,明明沒有養豬,還要交筆「豬頭稅」。但這些,卻真真確確發生在中國九億農民身上。根據統計,大陸農村要負擔中央與地方各種攤派計三百六十二項,再加上基層官員橫徵暴斂的各種費用,中國農民堪稱萬萬稅。

中國大陸有近十三億人口,農民約占九億。根據官方最新統計,其中貧困人數約計兩千九百餘萬,占農村人口比例的百分之三。

由於農村基層幹部的浮誇,許多被中國中央政府認定脫貧的農戶,實際上仍過著一窮二白的生活。農民生活的困境,來自遠超過他們能力的各項負擔。

中國農民負擔管理部門統計,為支持城市發展,農民要負擔中央政府各部門攤派下來的稅費計九十三項,地方政府制定的收費項目則達兩百六十九項,加起來總共三百六十二項。

「只有」這樣嗎?當然不止。根據「中國農民調查」一書,其他更有大量無法統計的繁雜稅費,以搭便車方式強押在農民頭上。中國農民調查的作者陳桂棣、吳春桃在書中表示,向農民徵收的各種稅費究竟有多少項?是誰也說不清、道不明的事,許多根本是鄉村幹部隨心所欲,名目聽起來帶有幾分黑色幽默,但徵收起來卻是一文也不許少。

陳氏夫婦粗略整理,在集資類方面包括:建鄉鎮辦公樓集資、建鄉鎮教學樓集資、建鄉鎮科技網集資、建鄉鎮醫療門診部集資、建鄉鎮黨員活動中心集資、建鄉鎮影劇院集資、興建鄉鎮企業集資、改造鄉鎮環境以及打擊刑事犯罪經費補助集資等。

管理費用支出有:鄉村辦公房修繕支出、鄉村幹部差旅費用招待費支出、鄉村黨團員活動支出、鄉鎮黨代會人代會會議支出。

教育支出有:民辦教師工資、公辦教師補貼、校舍建改造費、學校正常辦公費、報刊圖書資料費、教學儀器與文體器材設備費等。

其他稅費還有:村幹部及非生產人員支出、計畫生育支出、公益事業與優撫支出以及交通建設義務補貼等各大類。

有些地方,僅鄉鎮學校就增收有贊助費、輔導費、試卷費、資料費、掃帚費。有關養豬的就有生豬稅、屠宰稅、增值稅、所得稅與城建稅;許多村鎮不管養不養豬,一律要按人頭徵收豬頭稅。

陳桂棣夫婦更發現,有些鄉鎮僅結婚登記一事,就得徵收十四項費用,除了結婚證書工本費外,還有:介紹信費、婚姻公證費、婚前檢查費、婦幼保健費、獨生子女保證金、婚宴消費費、殺豬屠宰稅、結婚綠化費、兒童樂園籌建費、計劃生育保證金、晚育保證金、夫妻恩愛保證金、金婚保證金。

此外,自中國政府頒布環境保護法,個別地方竟將農民做飯冒出的炊煙也視為污染環境行為,振振有詞地向各家各戶徵收污染排放費。有敢說話的農民向上門的村幹部討個說法,不討則已,一討又冒出一項「態度費」,並且祭出中國文化大革命時期流行的理論「問題不在大小,關鑑在於態度」,所以徵收多少,視態度而定。

更有一些基層幹部乾脆什麼名目都不說,伸手就要錢,誰敢說個不字,或是皺個眉、瞪瞪眼,馬上大打出手,「直打到你喊大爺」。

中國農民曾是毛澤東武裝奪取政權的基礎與力量,在大陸的革命戰爭時期發揮難以估計的作用。說得誇張些,如果沒有大陸農民,就沒有中國共產黨的天下。

農民對中共政權取得既有如此關鑑的影響與作用,理應在中共建政後,享受到一定待遇。但事實呢?為發展工業與城市,農民付出許多許多,但一再的成為政治的犧牲品,沒有自己的土地,沒有相應的教育,甚至連當初擁有的農會組織都被剝奪了,被當權者無情地踐踏。

「中國農民調查」日前甫獲德國尤里西斯報導文學首獎。很多看過書的大陸人士都說,書雖好,卻不能完法表達當地農民的淒苦。受大陸十三億人敬仰的中共前領導人鄧小平,他的表弟淡文全是一名住在四川省廣安縣鄉下的農民,一九九七年時,有些媒體採訪他,淡文全一概欣然接受,唯一的條件是「能不能給我二十五塊錢?」

人民幣二十五塊,約合台幣一百多元。這個數目在富足的社會,很多人會不屑一顧,但是對大陸許許多多農民來說,卻足夠高興好一陣子。淡文全與讓他十分欣喜的二十五塊錢,顯露了大陸農民的現況與心聲。(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胡錫進炒股一年虧逾7萬 引熱議
中國經濟低迷 物流倉庫和工業園區大量空置
限韓令解封又收緊 韓樂隊在華演出突遭取消
北京下調購房首付刺激樓市 民眾不看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