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王敬之:西洋鏡有何奧妙?

王敬之

標籤:

【大紀元11月18日訊】據新聞報導說,中國政府曾經一本正經派了個代表團,專程遠渡重洋到美國來觀察最近這次的大選。按說美國這次總統競選激烈的程度,誠可謂史無前例,專程觀光確也值回票價;再從美國民主選舉的公平公正,以及選民和參選人的成熟,也都值得稱道和學習。如此講來,特地派個代表團來是師出有名啦?表明中國大陸的開放和虛心啦?

竊以為不然。若是私人自費旅遊乘此機會觀光學習,完全值得;若是公家藉口學習先進的選舉經驗而專程到此一遊,則完全是浪費民脂民膏。理由很簡單:美國十分透明開放,各媒體無休無止的深挖細表有關選舉的一切,隔洋閱讀新聞和看看電視足可一清二楚,無煩遠勞大駕興師動眾。

再講得徹底些,美國選舉的精義不在于形式,不在于程序,只在于簡簡單單一條上下左右的共識,那就是:輸了就認輸。選舉總是有輸有贏,類似于賭博,贏家興高采烈,輸家不言而喻自是失望;然而,輸家不管如何傷心和失望,必定硬著頭皮坦然認輸,絕不耍賴皮。心裡服不服是另一回事,至少在眾目睽睽之下大大方方認輸是天經地義的例行公事。

美國的歷屆選舉莫不如此。不論是共和黨、民主黨,輸者必定認輸,早已形成了慣例,贏者也一定等對方認輸之後纔宣告勝選。這種選舉的基本作風,也是選舉的道德基准,已經彰明昭著,在美國是百年一貫,在世界是視作當然,根本毋需萬里迢迢派人來觀察。這已屬於常識常規,任何人願意接受之、實行之,就能實行了,沒什麼了不起的訣竅;不願意實行,即使近距離臉貼臉觀察也沒用。

要實行這種認輸作風,有何難呢?毫不困難。勝選倒是難事,輸了認輸是最容易不過的了,應該誰都會。偏偏有一種人絕對不會。凡是自命永遠正確者,凡是以民之大救星自居者,凡是“天下是老子打出來的”,那就只能永遠高高在上穩坐虎皮大交椅,這號人物不可能認選票的賬,不可能服民意裁定之輸。若存在這種山大王的心理,什麼“權為民所用”之類的說法,無非自欺欺人之談。反問一句,民如果不把權授給你,而是授給別人,你認賬嗎?會大開殺戒嗎?如果你心目中認定了民只能、絕對會授權于你,那就不能說“權為民所授”,應該實話實說“民遵守勒令把權授給鐵定的領導”。

所以,奉勸今日中國的當政者,要想真正實行民選制度,不必四出取經,枉費精力,浪擲民脂,唯一需要的是端正自己心態:我這政黨絕非萬世一系,也沒有哪個好漢真是戰無不勝的。一句話:我這政黨是可以下台的。有了這種認識,這種決心,這種準備,就萬事大吉了。

若無此決心,不準備洗心革面,那就任你做多少門面功夫,講多少動聽的口號,從西天取來多少真經,都不可能贏得民意。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專欄】王敬之:偉大月餅預兆敗象
王敬之﹕勝之不武
【專欄】王敬之﹕大羊頭:“一國中國”
【專欄】王敬之:不愛國也無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