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天象預報執照審查 氣象名嘴全數缺席觀望!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22日報導】(據中廣新聞彭群弼報導)中央氣象局即將在近日內召開會議,審查氣象法修正通過後,首度受理民間團體或個人,申請「一般氣象預報業務」。有趣的是,各大電子媒體請來的『氣象專家』或『氣象主播』全數缺席!第一批只有一個團體以及一位學者提出申請,包括:財團法人氣象應用推廣基金會以及中央大學大氣物理研究所彭啟明博士。

出門會不會下雨?溫度究竟是高還是低?看完氣象局提供的天氣預報之後,如果不滿意,不相信又該怎麼辦?氣象法去年修訂通過後,正式開放民間可以辦理「一般天氣預報」。

10月29號,氣象局正式受理民間申請,並在日前完成審查委員會的組成,氣象局延攬了包括國內三大氣象科系的知名學者,空軍氣象聯隊的退役將領,民航局掌理航空氣象的專家共同組成,每次參與審查人數約9~11人,民間代表將超過半數。氣象局將在近日內展開審查。

有趣的是,第一批申請只有:財團法人氣象應用推廣基金會,以及中央大學大氣物理研究所彭啟明博士所提出的兩份申請書,至於每天都在媒體上曝光的氣象主播,名嘴,甚至所謂的「氣象專家」,甚至成立氣象公司,轉戰媒體的退休氣象局官員,全喉擇缺席。觀望氣氛濃厚!

據了解,推廣協會是由退役的前空軍氣象聯隊長,目前在台大教書的余家忠教授負責,專門推廣氣象教育,基金會所開設的網站上,可以看到對於網友們提出的各種五花八門的天氣問題,都有精闢的解答。

至於彭啟明博士,則是國內第一個嘗試開發『天氣業務』的學者,今年5月份,協助中央產物保險開發了國內第一份「天氣保單」,協助包括餐飲,旅遊業者,對於天氣可能造成業務的影響或損失,提供投保分攤風險的機會!

據了解,如果取得國內第一次發出的一般天氣預報執照之後,未來都將考慮對外提供『一般性天氣預報』,也就是包括降雨,溫度,風向,濕度等等方面的預報資訊。民間所提供的預報資訊,將有機會與氣象局一別苗頭!

氣象局表示:審查委員會將採用書面審查為主,針對計畫提供預報服務的民間團體或個人,過去的資歷,天氣資料的掌握以及來源,天氣預報的方法及技術進行審查,一旦發出執照之後,每三年需要換照一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