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戰勝經濟:從美國大選看亞省(Alberta)省選

標籤:

【大紀元11月5日訊】(大紀元記者思明綜合分析報導) 11月2日,歷時經年的美國大選落下幃幕,這場選戰可以用「慘烈」二字來形容,選情一直到正式選舉之前都一片混沌,不過開票的結果多少令一些分析家意外,因為現任總統布什以無可爭議的優勢獲得連任,其所屬的共和黨也在參眾兩院鞏固了多數的地位。今年可以說是全球的大選之年,特別是台灣和美國兩場選舉的割喉大戰,即使我們這些身處「極北苦寒」之地的化外之民也感驚心動魄。

相比之下加拿大的亞伯塔(Alberta)省22日將進行的省選無關大局,而且從表面看,Klein的保守黨政府在亞省似乎如一艘航空母艦般不可動搖,不過在全球化的大形勢下,以美國和台灣的例子看,讓人們大跌眼鏡的情況也絕非不可能發生。例如前不久的加拿大的埃德蒙頓市(Edmonton)市長選舉,也是最不被看好的Stephen Mandel一舉擊敗了已經連任三屆的Bill Smith。

現在亞省的選情出現了很多和台灣與美國大選類似的情況,和台灣的藍(營)綠(營)分明與美國的左(派)右(派)分明相對應,亞省也出現了越來越明顯的南北對立。如同亞省自由黨領袖所說的,「現在有兩個亞伯塔,一個是你在卡爾加里市(Calgary)中心看到的金壁輝煌的亞伯塔,而當你到其他城市或鄉村看看就會看到完全不同的景象」。保守黨的現任省長長期駐紮在南部的卡里加爾,而反對黨領袖則基本不踏足卡市。埃德蒙頓市近日的一項民調則顯示在選戰開始後短短一週,保守黨的支持率從顯著領先變成了和反對黨平分秋色。另外不知是巧合還是有意,在立場堅定,甚至被稱為頑固的布什勝選後,本地主要政黨的綱領也變的堅定而鮮明起來,如新民主黨領導人就坦言該黨的綱領不會受大公司的青睞。當然總體看,各個政黨在經濟和社會政策上尚未出現針鋒相對的情況,反對黨相對強調教育,而保守黨政府除了在選前大派蛋糕之外,政策則相對顯得騎牆一些,不很明朗,但從Klein日前對殘疾人士的批評言論,和被曝曾經醉酒後到救濟中心對那些接受救濟的人大吼大叫,以及在去年牛仔節期間被生活艱難的移民扔香蕉派來看其政策相對而言對弱勢群體不利。

不過以美國和台灣大選來看,以上這些似乎都不是最重要的,無論是台灣的陳水扁還是美國的布什,在其治下以經濟情況而言,都不是太好,甚至是一團糟,也是因此,他們都不大受媒體青睞,如果只從媒體看似乎他們都是「岌岌可危」,然而他們都以其堅定不移的信念成功獲取了草根族的支持,並獲得連任。特別是美國總統大選結束後的一項調查顯示出了最讓人跌破眼鏡是「道德價值」在選民中地位的迅速上升,選民中,有百分之二十二表示道德價值是最重要的;其次才是經濟與就業,佔百分之二十;醫療保健、稅收、教育問題都沒超過百分之八。布什在選舉前一天的競選活動中對選民說,希望他們考慮一個問題:誰才是他們可以相信的。結果是更多的美國人選擇了道德(布什)而非經濟(凱瑞)。

甚麼才是最可依賴的,道德還是經濟,這種選擇似乎是今年各國紛繁複雜的選舉背後最核心的問題,在亞省,愛市前市長Bill Smith敗選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是作為一名政客,出爾反爾,九年前當選時信誓旦旦說只做兩任,可是卻還是做了三任,並還想再做第四任,確實讓選民無法信任其人品。現在更重要的省選越來越近了,儘管作為華裔,以人數和參政意願而言可能無法影響選舉的結果,但是我們不妨拭目以待:誰將能在選舉中獨領風騷?如何才能成功抓住選民的心?

中國人喜歡看戲,並且特別喜歡看歷史戲,其實歷史何嚐不就是一場大戲?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大戲誰是風流主」,可不要看錯了門道哦。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國大選特別報導》敗選人風度 消弭選舉對立
中央社新聞小百科:當選無效訴訟
匈牙利總理:匈牙利將在明年三月從伊拉克撤軍
亞裔人士積極進軍美國政壇  多人當選議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