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韻流轉話鼓樂

訪二○○五年全球華人晚會藝術指導李慧老師

陳柏年

人氣 6
標籤:

【大紀元12月16日訊】台北市立國樂團打擊首席兼組長李慧老師,長年推廣中國傳統鼓樂,是國內中生代打擊樂的個中翹楚之一。此次全球華人晚會的節目--「雷霆天威」關於鼓的演出,特請李慧老師全程指導。表演「傳統鼓藝」的人士已屬少數,而習鼓的女孩子更是稀少!對李慧老師而言,鼓聲不僅僅是鼓聲而已,而是一種天韻的流轉……

學鼓因緣話從頭

出身舞蹈世家的李慧老師,父親是舞界名人李天民,曾任中華民國舞蹈學會理事長與國立藝術專科學校(國立藝術大學前身)的舞蹈科主任。耳濡目染之下,李慧自小學習舞蹈,奠下她將鼓與舞結合的基礎。身形修長、氣質文靜嫻雅的李慧,初時主修國樂的琵琶與古箏。

豈知進入藝專國樂科以後,因為樂團缺少鼓手,被分派擔任打鼓的角色,自此愛上中國深富生命與氣韻的傳統鼓樂,之後再考入文大音樂系,隨侯佑宗老師主修京劇鑼鼓,為主修中國打擊樂第一人。後追隨兩岸鑼鼓大家學習,榮獲「民族藝術鼓藝類薪傳獎」、籌組「天鼓擊樂團」,創作多本傳統鼓樂作品、首創大鼓音程演奏法,演奏教學俱精,令人耳目一新。李慧老師自學鼓乃至深入鑽研、宣揚傳統鼓藝,一路走來不覺已卅多年。

中國鼓樂博大精深



李慧老師強調中國的「鼓」與生活是息息相關的。如成語裡有「緊鑼密鼓」,以好戲即將開演前快而密的鼓聲為譬喻,引申為事前緊張的準備工作。「大張旗鼓」是大規模的擺開旗鼓陣勢,比喻聲勢浩大,「歡欣鼓舞」則以隨鼓起舞的歡欣,比喻心靈受到無比的激勵……這些日常用語,也顯示了「鼓」深深融入了我們的日常生活。

從每日的打更報時,到端午節龍舟的鼓樂,到年節慶典的舞獅大鼓,以及佛門的「暮鼓晨鐘」, 「鼓」儼然成為華人記憶中不可磨滅的一部分。李慧老師說:「鼓深入了我們的生活,而我們也跟著鼓的脈動,傳達我們想傳達的訊息。」

要學中國鼓,得先背《鑼鼓經》。中國打擊樂歷史久遠,歷來都靠口傳心授,因此使用許多狀聲字,以此傳譜。《鑼鼓經》是簡化打擊樂的總譜。由於中國幅員廣大,語言不一,所以學習京劇必須背誦鑼鼓經。例如京劇《鑼鼓經》是指京劇打擊樂各種不同型式打法口訣的通稱,以烘托舞台上肅穆、抒情、緊張、驚惶等不同情緒與氣氛。如有用於渲染情緒的鑼鼓擊法,或是模仿雷聲的鑼鼓擊法,各有口訣聲譜不同。學者需默背於心,再口到、手到的將音樂表達出來。

李慧進一步解釋,中國鼓樂和西洋鼓,乃至於整個音樂型態與記譜,是截然不同的兩種形式:西方的音樂多用五線譜,而中國的《鑼鼓經》只有一條線,就代表所有的聲音。東方是寫意的,而西方比較理性,東方則偏向自然,要捕捉自然界的神韻。如我們熟悉的弦樂有高山流水,打擊樂就有老虎磨牙、鴨子拌嘴、牛鬥虎等等千變萬化的曲目。李慧老師強調:「中國的音樂內容是很豐富的,深入鑽研後如入大千寶庫,要流連忘返,沉浸多年而不倦!」

天鼓神韻威猛無比

此次晚會的節目,想要呈現給觀眾什麼樣的感受呢?李慧老師簡單的說:「就是精、氣、神三個字。」

對於雷霆天威,李慧老師的想像是天兵天將從遠處而來,挾著號角鳴金、鏗鏘威猛之勢,隨著戰鼓而降。所以這個節目,最主要的就是表達「天威」,而天威要如何表達呢?就是用人的「精、氣、神」,凝注於身心合一的氣韻中。李慧老師說:「我要求學員演奏的時候,要想著現在要表達什麼意思?隨著你們的心念,用手把他擊打出來。」

原來作者劉紹珊教授的曲子給李慧很大的想像空間,就像是「嚴陣以待的天兵天將,一路路的往前推」。因此李慧老師在詮釋這首曲子的時候,要求鼓隊的成員把自己當成是天兵天將:「很威猛的,從遠處不斷向前推進。」

後來節目變化,李慧參與修譜的創作,為了在短時間內呈現精采與天威的涵意,必須加入一些緊湊熱鬧、難度較高的動作,對成立不到一年、來自四面八方的學員來說,是很不容易的。李慧老師笑說:「這下可難為這些學員了。反正我就是不斷堅持與引導,非要他們達到我想要達到的成果。」

團練的辛苦與鼓藝傳承



教學優異的李慧老師說:「我從來不會罵一個學生『你怎麼這麼沒有節奏感!』因為我們知道人體的節奏就不是穩定的,興奮的時候會跳快一些,休息睡覺的時候就慢一些。的確有些人天生敏銳,有些人卻要靠訓練。」

正是這樣寬容細心,卻不失嚴格的指導,使「新唐人旗鼓隊」在短短成立期間,就有如此亮眼的表現。而這也是團員互相砥礪、不斷學習的結果。李老師說常為他們的努力感動:「我有的時候覺得他們該休息一下了吧,他們卻不間斷地練習,我都怕他們的身體吃不消。他們雖然不是專業的打擊手,卻有比專業的打擊手更希望把事情做好的精神,讓我很感動。」

訪談尾聲,李慧老師語意深長地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來接觸傳統鼓樂,成為一項健身與生活的運動:「中華文化有非常悠久的歷史,與西方是截然不同的。如果大家能多接觸中國音樂,瞭解的人多了,學習的精了,就會為中國的文化感到驕傲。……沒有深入是不知道他的奧妙,這是學不完的!」──轉自台灣大紀元時報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韋拓:從下滑到坍塌 國足告別世界盃之路
林一山:被歷史選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林一山:港人何以為信念從沒退後?
【名家專欄】你的口罩為什麼是中國製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