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張五岳:北京以內冷外熱策略推反分裂法進程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2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李佳霏台北二十六日電)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副教授張五岳今天表示,北京當局在「反分裂國家法」制定過程中,以「內冷外熱」策略推進,從現在起到明年三月,北京內部發展與兩岸互動情況,都將影響立法進度與實質內涵,台灣朝野應揚棄成見,與民間合作獲致高度共識,擬妥因應方案促使國際社會重視。

張五岳上午參加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舉辦的「評析胡錦濤新外交策略」座談會時,作上述分析。

他說,北京從十七日披露即將啟動制定「反分裂國家法」後,到二十五日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開始審議此法,這段期間北京對於這項法案的處理可謂「內冷外熱」,也就是說,相較於對外利用駐外使館宣傳這項法案的正當性與必要性,中國國內輿論卻是前所未有的低調。

他指出,這段期間,北京既沒有透過媒體廣泛報導,也未見學者專家公開發表文章,更未見舉行各式各樣座談會,連參與立法工作的人大常委也被要求禁聲;他認為,這跟以往北京做法迥異,這固然或許與尚未完成立法程序有關,但也顯示出中國對此立法的高度重視,也可能防範內部不同意見,以免妨礙立法進程。

張五岳表示,過去北京立法過程,一般法律平均需時二至三年完成立法,因此是否如輿論所預判,「反分裂國家法」能否在明年三月全國人大完成立法,則仍待觀察。

他說,雖然說台灣並非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權所及,但如果就此解讀「反分裂國家法」僅是北京單獨立法,台灣無須理會,就會顯得太過「阿Q」。他認為,「反分裂國家法」影響所及不但及於台灣的國家安全及尊嚴,甚至兩岸人民在台海互動交流的權益,因此當然值得台灣深思與重視。

就像香港特區政府擬對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引起香港民眾憂慮與反彈一樣,北京如今想制定「反分裂國家法」,當然會引起台灣民間的不滿;張五岳認為,台灣民間對這項立法必須表達適度的關切與憂慮,台灣政府更應研擬一套與民間相適應的配套策略、揚棄黨派意識型態的因素,在面對兩岸關係如此重大關鍵轉折點之際,儘速獲致高度共識,才能促使國際社會與對台灣人民仍有期待的北京當局體認與重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