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污染达临界点 十年后将变成“死海”

标签:

【大纪元12月6日讯】(《中华大参考》驻大陆记者/摄影报导)中国海洋检测专家日前发出警告:渤海的环境污染已到了临界点,如果再不采取果断措施遏止污染,渤海将在十年后变成“死海”。那时,即便不向渤海排入一滴污水,单靠其与外界水体交换恢复清洁,至少也需要二百年!

渤海,总面积7.8万平方公里,海岸线3784公里,素有我国“鱼仓”、“盐仓”和“海洋公园”的美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1800年前曹操在渤海边写下这一气势雄伟的诗篇时,他看到的是一个水清、物丰、景美的渤海。而今日渤海,海水已不再湛蓝可爱。

有媒体称,流入渤海的河流几乎没有一条河的水是清洁的。污染程度不同的河流,水面大多呈灰白黑绿等浑浊色。生产化肥、造纸、皮革、化纤、铝业、橡胶等污染源企业,加工面粉、食品油的企业,生产核能源和火力发电等企业,以及煤码头等一批现代化企业,一字排在渤海岸边上,有的距海不过千米。经过处理和未处理的工业废水顺着几条小河、沿着地表流入渤海。


漳卫新河,源于山东省德州市的四女寺分水闸并与卫运河相接,属海河水系,全长246.6公里,其中无棣段长47公里。

10月2日,记者在山东省无棣县的一个渔村看到了触目惊心的一幕:酱油色的污水正泛着白色的泡沫无情地流入渤海,破旧的渔船无精打采地横躺在岸边;在漳卫新河入海口,浅滩上布满了贝类的尸体;放眼望去,昏暗的海浪,卷起层层灰色的泡沫扑面而来,一堆堆漂浮物由远而近推至脚下……




一位元渔民告诉记者:“都是漳卫新河不断排出的污水惹的祸!现在,贝类搬家了,鱼虾死光了,渔船三成停产了,养殖基地报废了。”


据介绍,自2001年9月至今,已有数亿立方米污水通过漳卫新河排入渤海,经监测,80%测点的水质超过四类海水水质标准,海域受污染面积大概有10到15海里。2000年9月以来这条河的溶解氧一直为零,生命力最强的黄眼蟹都已经绝迹。

国家海洋局统计表明,渤海的入海排污口共105个, 年入海污水量28亿吨,占全国排海污水总量的32%,各类污染物质70多万吨,占全国入海污染物质总量的47.7%。

农业部和国家环保局近3年发布的公报显示,渤海已成为我国海域和内陆河流污染程度最严重的区域之一。国家海洋局检测的结果是,渤海水体中的无机盐、活性磷酸盐、铜、COD、石油、锌等全部超标,一种或多种污染物超过一类水质标准的面积已占到总面积的56%。海底泥中,重金属竟超过国家标准的2000倍。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所作的一项调查也显示,因为海水中内分泌干扰物质增加,渤海中的很多鱼类都出现了雌雄同体的现象。“这意味着,这些鱼已经丧失了繁殖能力,长期下去,将面临灭绝的危险。”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胡建英不无担忧。

10月3日,记者在当地一家市场上发现,每个鱼贩摊前,堆放的海鲜极为有限。成百上千的鱼蟹,若按重量算,多者只有十几斤,少的只有二、三斤。


据了解,由于捕捞强度的不断增大以及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渤海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生物群落生产力下降,渔业资源严重衰退。传统的优质渔业经济种类基本形不成渔汛,经济鱼类向短周期、低质化和低龄化演化,渔获品种质量降低。

目前,渤海底层的水生物资源,只有上个世纪50年代的1/10。原盛产于渤海的一些珍贵的对虾、铁茄蟹、鳎麻鱼、比目鱼、黄花鱼、鲈鱼、鱿鱼、鲅鱼、蛤蜊等特色水产,相继出现了断档或绝种。

有关专家告诉记者,渤海是全球11个典型的封闭海之一,水交换能力差,海水的自净能力有限,更新周期长达15年。此时凸显的渤海污染已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几十年的污染积累很难在几年内消除。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屈原曾吟唱出人水相谐的感人境界。当往日碧波浩淼的大海越来越失去她的容颜时,海洋环境污染这一多由人类自身行为制造的自然灾害,再一次向我们敲响警钟。@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七九二矿破产,遣散职工到惊暴核污染扩散内幕(续2)
人生感悟:修炼人是宇宙的光
钱塘江严重污染  癌症村赫然出现
多吃蜂蜜抗感冒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