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蝦:兩個副省級貪官的提拔者回良玉

草蝦

人氣 12
標籤:

【大紀元2月16日訊】1. 王懷忠死了

前安徽付省長王懷忠,2004年2月12日在山東濟南被核准執行死刑,時年58歲。這就是高級貪官的下場。

1960年,也就是「三年災害」第一年,王懷忠剛剛滿14歲,因為饑荒,他的父母相繼餓死,只剩下他和兩個瞎眼的哥哥。第二年,王懷忠被政府安排進了孤兒院。在這裡,他和比他小幾歲的王魁仁、楊繩成了生死之交。三人格外親,吃睡都在一塊,輪流出去要飯,因為三人只有一條褲子。孤兒院共同生活了近兩年,直到王懷忠被推薦到鄰近的張大莊公社當通信員。過了幾年後,被分配到當時的亳縣十八里區任團委書記,後又調至亳縣十河區趙橋公社任黨委書記,接著是十河區區委書記,城關鎮鎮長、黨委書記……一直到亳縣縣長、縣委書記,阜陽地區行署專員,阜陽市委書記,安徽省副省長。可以說,吉星高照,一路高昇。

搜索一下資料如下:

王懷忠簡歷
  1946年8月1日生於安徽省亳州市。
  1993年3月,任阜陽地委副書記、阜陽地區行政公署專員
  1995年10月,任阜陽地委書記
  1996年2月,任阜陽市委書記
  1999年10月,任安徽省副省長,安徽省九屆人大代表
  2001年4月7日,被「雙規」 ,因涉嫌受賄犯罪
  2002年9月28日,被依法罷免人大代表職務,刑事拘留,最高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
  2002年10月14日被逮捕。

2. 回良玉升了

筆者有些好奇,王懷忠先生在阜陽以致安徽步步高陞紅得發紫的時候,是誰在安徽主政,發現並且提拔了這個高級人才呢?想起新任副總理回良玉先生曾在安徽工作過,再來搜索一下:

回良玉,男,回族,1944年10月生,吉林榆樹人,1966年4月入黨,1964年8月參加工作,省委黨校大專學歷,經濟師。
1969.01-1972.07 吉林省榆樹縣革委會政治部幹事、辦公室副組長
1972.07-1974.12 吉林省榆樹縣委組織部副部長,於家公社黨委書記
……
1985年-1987年吉林省委常委兼省委農村政策研究室主任、省委農工部部長(1984年8月-1987年7月吉林省委黨校函授班黨政幹部基礎專業學習)。
1987年-1990年吉林省副省長。
1990年-1992年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1992年-1994年湖北省委副書記、省政協主席。
1994.11-1999.12安徽省委副書記、副省長、代省長、省長、省委書記
1999.12-2002.11 江蘇省委書記
2003年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
2003年3月17日 黃菊、吳儀、曾培炎和回良玉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副總理。

不難發現,回良玉先生依靠自己的個人努力,到了1987年混到一個副省級,並且給自己『函授』了一個『黨政幹部基礎專業』的學歷。這種地方上的副省級官員,中共的幹部隊伍裡本來算是可有可無的冗員濫吏,無非混在主席台上拍拍手擁護擁護中央決策而已。不過此時回良玉先生剛剛46歲,能混到副省級可了不得。果然,太陽照到吉林,回良玉陞官成為中央領導幹部。筆者記得,另一位主政海南的杜青林先生,也是從吉林的副省級升上去的。

在中央混得人頭熟了,再下去做諸侯。於是回良玉去湖北,空降為副書記,再擔任政協主席。且看大陸官僚制度的荒唐,一個外地人,剛到湖北兩年,就把人頭認全了,就成為必須熟知當地地理歷史的德高望重的政協主席了?湖北九頭鳥們就真的敬服這位吉林來的玉米棒子?

其實回良玉不是去搶湖北的官位的,而是為了『升級』。因為政協主席資歷要比普通的副省級多那麼一點點『繭子』。然後回良玉平移去了鄰省安徽,注意此番就是鑼鼓喧天了,是去充當獨霸一方的諸侯的。

看官注意,1994年底至1999年底,正是回良玉先生發跡史中的最為重要的五年,也是大貪官王懷忠的最為重要的五年。他們兩人在這五年中,有什麼關聯呢?
再次對應兩人在這五年中的簡歷:

回良玉:
1995.02-1998.08 安徽省委副書記、省長
1998.08-1998.10 安徽省委書記、省長
1998.10-1999.12 安徽省委書記

王懷忠:
  1995年10月,任阜陽地委書記
  1996年2月,任阜陽市委書記
  1999年10月,任安徽省副省長,

可以肯定,兩人都是政宣幹事至公社書記的出身,都是能說會道的英雄相惜,於是,回良玉在安徽站穩了,王懷忠在阜陽的政績工程也起飛了,那些臭名昭著的黃牛工程機場工程,都是得到回良玉先生的審批視察和剪綵的。在窮省安徽的窮市阜陽,王懷忠的政績也就是回良玉的政績。在回良玉省長的英明領導之下,安徽最窮的阜陽地區『三年大變樣,五年奔小康』。

回良玉在安徽任內幹了一件天大的『德政』,就是把江主席的御妹江澤慧,這位江上青先生的正宗後代,從一個農學院講師提拔到副省級,為江主席了卻了心願,堵住了江上青親骨肉的嘴。於是,1999年底,回良玉又陞官了,從安徽省委書記調任鄰省江蘇省委書記。看官注意,雖然都是省委書記,卻是有講究的。富省大省的諸侯,比起窮省小省的諸侯,年輪要大一圈。回良玉離開安徽之前,終於把王懷忠提拔為副省級。

3. 李和中判了

好笑的是,回良玉僅僅是給自己函授的『黨政幹部基礎』的學歷,憑什麼去號稱風流十朝的人文大省江蘇去作總督?而且是老少邊窮的農業幹部出身,憑什麼去領導一個經濟總量據全國第一的江蘇?莫非江蘇的才子佳人都死絕了?筆者既不是唯文憑論,也不是唯籍貫論,向來認為『英雄不問出處』,唯才是舉。筆者研究過江蘇兩位副省長蔣定之和張衛國的學歷,認為這兩位碩士省長真是了得。不過這兩位比起回良玉大人,又該自歎不如了。奇怪的是,回良玉王懷忠蔣定之張衛國這些大人們,都有農村公社的光榮履歷,可以毛主席說的不錯,在農村的廣闊天地是大有作為的。

在一個省裡面,一個市委書記諸侯『升任』到『省中央』擔任省領導,也不見得都是好事,有可能是懸空吊起來,便於紀檢部門下去調查。如果民憤太大屁股太髒,靠山保不住了,就要去祭刀。如果屁股還不算太髒,還有人幫他說話,也就在副省級的職位上養老了。比如前江蘇鎮江市委書記方之焯升任省人大副主任,也就差不多了。

然而回良玉提拔王懷忠,卻不是為了幫他洗屁股。因為王懷忠是在2001年4月,副省長做了一年半才雙規的。回良玉還提拔了阜陽市委書記王懷忠的同僚,阜陽市長李和中升任銅陵市委書記,進而擔任安徽省委紀檢副書記,政法委書記。此公乃是名噪一時的『法盲書記』。

李和中資料如下:
1944年1月10日生,安徽無為人;
  1978年2月,臨泉縣委組織部組織組副組長、組長;
  ……
  1996年7月,阜陽市委副書記、市長;
  1998年2月,銅陵市委書記;
 2001年2月,省委政法委副書記

李和中與王懷忠是回良玉在阜陽的政績工程的哼哈二將,時人稱為阜陽的「二中(忠)時代」。1996年7月12日,在阜陽市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王懷忠當選為人大常委會主任,李和中當選為阜陽市第一任市長,兩人共同題匾「只要到阜陽,一切好商量」。可見,離開阜陽後,王懷忠升任安徽省副省長,李和中則擔任了銅陵市委書記和安徽省委政法委副書記。 

2002年9月底,王懷忠罷官
2002年12月底,李和中罷官
2003年12月9日,李和中被判處有期徒刑13年。
2003年12月31日,王懷忠被判處死刑,2004年12月12日核准執行。

4. 副總理該不該斃了

如此看來,槍斃的王懷忠和坐牢的李和中,都是一根籐上的兩個苦瓜。然而回良玉這根籐還是甜得很哪,憑著江蘇總督的諸侯身份,成為十六大政治局委員,進而官拜副總理,『前排就座的黨和國家領導人』。不過回良玉這位老領導忙著升入天堂的時候,卻也顧不著『小王』和『小李』這二位下地獄了。

現在回良玉擔任第四副總理,又在全國的農田水利戰線忙著報告剪綵了。排在回良玉前面的三位副總理,黃菊吳儀曾培炎,都與江主席有所淵源。

1 9 5 6 年江主席在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結識了李嵐清,李嵐清1 9 9 0年至1 9 9 2 年任對外經濟貿易部部長黨組書記,提拔了吳儀於1 9 9 1 年至9 3 年任對外經濟貿易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
1 9 6 2 年江主席在一機部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結識了曾培炎。
1 9 8 2 年江主席在電子工業部結識了劉劍鋒(此公實在倒霉,做海南省長與喬石系統的省委書記鄧鴻勳爭炒地皮而免職,調任肥缺民航局長又屢屢墜機而丟官,否則也是副總理的料)。
1 9 8 5 年江主席任上海市市長,提拔了黃菊。

說句題外話,要不是飛機失事危及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安全,劉劍鋒的官還要做下去。海上沉船,交通部長黃鎮東昇任重慶市委書記;鐵路翻車,鐵道部長韓杼濱升任最高檢察長。可見中共高官的規律是:人頭熟,法律盲。

回良玉是第四副總理,在安徽省提拔培養的接班人裡面,挖出來兩位副省級大貪官,沒挖出來的還有多少?那麼,試問,回良玉此前在吉林湖北又培養了多少尚未暴露的將要殺頭坐牢的貪官?此後從江蘇離任之前,又提拔了兩位學歷有水分的副省長蔣定之和張衛國,是否負有失察之責?現在這位副總理又在培養誰呢?

古代官場有保舉連坐的法律,既貪官污吏的保舉者要受相應的刑事制裁。清末奇案『楊乃武小白菜』揭露以後,讓浙江全省的文武官員都被清洗了,就是因為官官相護,小案子滾成了大雪球,結果一旦抽絲剝繭,全部連坐。第四副總理回良玉作為一夥死刑犯的領導和恩師,該不該連坐?其他的副總理呢,在各省各部任職的時候,又提拔了多少該槍斃的?

北京人說:這處長以上的幹部啊如果排起隊來,全部槍斃肯定就有冤枉的,隔開槍斃肯定就有漏網的…那麼,再把這些副總理們排起隊來,哪個會是漏網的?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韋拓:從下滑到坍塌 國足告別世界盃之路
林一山:被歷史選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林一山:港人何以為信念從沒退後?
【名家專欄】你的口罩為什麼是中國製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