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古地圖四百年全都錄

人氣 30
標籤: ,

【大紀元2月25日訊】《 自由時報記者康俐雯專題報導》
 文建會繼「台灣觀點地圖系列」之後,再推出「老外看台灣:國際觀點地圖」藉由台灣歷史博物館籌備處及國灣博物館提供館藏,匯集十六世紀末期至二十世紀的三十二張古地圖,編印成張,完整呈現歷史台灣的脈絡,記錄外國人自大航海時代至今每個時期觀看台灣的不同觀點。

此外,台灣歷史博物館籌備處也正將館藏十六世紀至二十世紀超過兩百張的台灣相關古地圖編印圖錄,以便於學術界未來研究之用。

 一五七○年荷蘭人繪製「東印度諸島圖局部」,因未經實測,台灣被標明為「小琉球」;一七○四年「康熙台灣輿圖」以中式地圖記錄台灣地形風貌,為清佔領台灣後的第一張地圖;一七三五年法國杜赫德繪製的「福建省與大員圖局部」首度標明台灣的經緯度與地形……。

負責古地圖計畫的文建會參事鍾佳濱指出,文建會第二波的「老外看台灣:國際觀點地圖」,整理了台史博籌備處與國台博的館藏,挑選出橫跨葡萄牙、荷蘭、西班牙至清國、日本等時期的三十二張台灣古地圖,編印成一張全開大小的海報式掛圖,預計三月初問世,讓民眾瞭解世界歷史中台灣的關鍵位置。

 古地圖收藏家魏德文表示,據史料記載,一五五四年葡萄牙人歐豪繪製的世界輿圖中,首度標示出「福爾摩沙」一詞,這是台灣首度在世界地圖上出現。

此次公開地圖中,年代最早的是台史博館藏一五七○年荷蘭人歐特立烏斯繪製的「東印度諸島圖局部」地圖。

圖中的台灣標明為「小琉球」,「福爾摩沙」反而是其他的列島,魏德文認為,因為當時外國繪製地圖尚未進入實測時代,多半借助漢字地圖拼組完成,也顯示當時外國人對台灣及亞洲地區其實不甚明瞭。

 台史博主任呂理政也說,在十六世紀初期的一系列地圖中,可清楚發現外國人當時稱台灣為「福爾摩沙」,相對在中國的明朝時卻被稱為「小琉球」,如一六○四年明朝委託傳教士利瑪竇繪製的中國地圖中,即以中文書寫台灣為「小琉球」。

 魏德文指出,直至一五九七年才首次出現手繪台灣單島地圖﹔一六二六年,荷蘭人佔領台灣,花了三十天的時間乘船環島,繪製完成台灣東西部的海岸線全島地圖,且印製出版。

 一七三五年,法國杜赫德繪製的「福建省與大員圖局部」首度標明台灣的經緯度與地形,但明顯可見清領台灣未涵括中央山脈以東的東部地區,甚至一八九六年日本中田庸三繪製「實測台灣新地圖」,圖中仍以紅色區塊明示中央山脈以東的區域尚未設官治理,東部地區長期以來在外國人的眼中皆屬化外之地。

此次三十二張古地圖中,尺寸最大一張的是國台博的館藏「康熙台灣輿圖」,也是國台博現存台灣古地圖中唯一的中式地圖。

 該館人類學組長李子寧指出,該圖約康熙三十一年至四十三年間繪製,也就是一六九二年至一七○四年,日治時代有「台灣最古地圖」的美稱。

整張圖長五百九十五公分、寬六十八點五公分,北起基隆、南至恆春滿州一帶,完整記錄台灣西部平原當時地形山川風貌,及軍備布署、人民生活情景等,深具風俗圖的味道。

由於此圖原件繪製於絹布上,因年代久遠已有色彩脫落的情況,現與日治時期複製的兩張模本皆在日本修復。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伊以高科技武器襲擊美軍直升機
陸委會:中國挑釁 製造台海緊張
歐洲世界大露營旅行竅門
澳洲設網站幫你找廁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