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粵語不再最吃香

人氣 228
標籤:

【大紀元2月9日訊】(大紀元記者陳如報導)過去以講廣東話爲主的北美華人社區,包括美國的紐約、舊金山、洛杉磯以及加拿大溫哥華、多倫多等主要華埠,近年來普通話漸漸成為普遍的語言溝通工具,專家分析其主要原因與講普通話的中國大陸移民逐年增加有關。

據新快報報導,在10多年前,北美許多大城市如舊金山、紐約的華人以講廣東話為主流,但近幾年隨著說普通話的大陸移民激增,普通話在華人社區的影響力正逐漸上升,無論是在市場進行交易、找工作、做社會調查等方面,普通話正成爲華人社區不同方言團體都能接受的共同語言。雖然廣東話在老一輩移民中仍是主要語言,但唐人街上的商鋪主人已經開始努力學習普通話並更願意僱用會說普通話的員工。

消息來源指出,在1979年以前,許多美國人一直以爲粵語是標準的中國大陸官方語言。但如今的唐人街,大小商鋪,不管是賣雜貨的,還是廣東餐館,店主和服務員都會熱情地用普通話招呼顧客,甚至用普通話唱的流行音樂在大街上的擴音器中播放。

研究美國華人歷史的專家分析了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專家說,19世紀中葉,在政治動亂、經濟不發達時代的廣東,有數以萬計的廣東人逃離戰火紛飛的珠江三角洲大舉移民北美,他們先在舊金山、洛杉磯等幾個主要城市落地生根,帶動了華人社區的興起。1965年,美國移民法部分解除了對華人移民的限制,掀起第二波移民潮,這批移民的背景以講廣東話的香港人和說“國語”的台灣人為主,洛杉磯、溫哥華和多倫多等城市在此一時期出現了很多“小香港”和“小台北”。

報導中說,近幾年隨著說普通話的大陸移民激增,加速了華人社區的普通話推廣速度,帶動了唐人街的“普通話化”。據加拿大統計局的資料,自1999年起,中國大陸移民移居加拿大首次超過香港和台灣兩地區的移民,每年都在3萬人以上。美國聯邦統計資料也顯示,2002年約有6.1萬的移民來自中國大陸,是香港移民的10倍、台灣移民的6倍。同時,隨著以普通話為配音的電影光碟、華人電視及中文報章雜誌的盛行,也加速提升普通話的普及程度。

曾有西方學者預測,中、英文將成爲兩大“全球性語言”,並稱目前講中文的人口已超過講英語的人數,如果把廣東話等中國方言列入,說漢語的人和說英語的人口比例爲3:1。一位舊金山的老移民強調,普通話將成為未為全球華人使用的語言,在美國出生的華裔孩子從小學中文,將來進大學便可免修一門外語,中文可成為其第二外語,而有雙語能力者預料在未來也將佔有優勢。專家預測,隨著中國大陸移民的增加,華人使用普通話的覆蓋面將會繼續擴大。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新唐人粵語新聞(2004年1月10日)
新唐人粵語一週新聞追蹤(2004年1月17日)
新唐人粵語一週新聞追蹤(2004年1月31日)
中華耆英會歡度中國新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