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洛杉磯時報專訪扁:台公投不會成為美負擔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9日訊】(大紀元記者趙曉慧台北報導)台灣總統陳水扁六日接受美國洛杉磯時報專訪時表示,他向美國保證,台灣議題不會成為美國的負擔,絕對會是美國的資產,也是雙方共同的驕傲,未來四年,他一定會努力避免台灣的現狀受到片面改變。

不希望台灣目前的現狀被片面改變

記者首先問到,陳水扁希望台灣成為一個正常的國家,因此請教他連任後的優先執行的事項為何,以實現他所勾勒的願景。

陳水扁說,台灣是一個獨立主權的國家,國號叫「中華民國」,不應該有任何的模糊或曖昧,不能因為有些國家不承認,中華民國就不是一個國家,或是台灣就不敢說出自己是一個國家。

但陳水扁重申,不希望台灣目前的現狀被片面改變,所以二月二十八日「族群大團結,牽手護台灣」的活動,就是要表達此一立場。對於台灣第一次公投的意義與價值,是守護台灣民主發展、經濟繁榮、台海和平的現況。

面對中共對台灣的武力威脅,陳水扁說,台灣必須強化防衛能力,鞏固民心士氣與全民的國防意識,才能避免台灣的現狀被片面地改變。但光是強化國防的公投仍不夠,所以還有第二項的公投題目「對等談判」,以推動建立兩岸和平、穩定的互動架構。

強化防衛能力是自保而非挑釁

記者質疑陳水扁提出這樣的公投議題,是選舉考量,會傷害國際關係及兩岸關係,特別在兩岸關係上,又將如何增進良性互動?

陳水扁回答,他所關心的不是個人選舉,而是台灣的長治久安,特別是公民投票是台灣民主之路的一部分,也是普世價值與基本人權,就必須在台灣生根、滋長。

他引述台灣公投法第十七條表示,當國家遭受外力的威脅,致國家的主權有改變之虞時,總統有權將攸關國家安全事項,經過行政院院會決議,交付公民投票。這是避免台灣現狀被片面改變最重要的利器。

陳水扁說,公投是台灣民主化過程中重要的一環,而台灣的民主對中共具有「燈塔效應」,是最大的威脅、壓力,所以才反對台灣推動民主的改革及進行民主意涵的公民投票。

陳水扁強調,國際社會將會了解,台灣的民主是世界的資產與全人類的驕傲,台灣要強化防衛能力,是自保而非挑釁,台灣要推動建立兩岸和平、穩定的互動架構,就是要讓對台海的永久和平更有正當性的基礎及制度性的保障。

不滿國際社會打壓台灣公投

記者問到,為何不在國際上提出較不具爭議的議題當作公投的題目,例如加入世界衛生組織等,當初提出公投時,是否曾預期將傷害台灣的國際關係?

陳水扁說,「強化國防」及「對等談判」這兩道公投,已避開主權及統獨的爭議,也沒有違背「四不一沒有」,但卻還要受到國際社會的打壓,這對台灣並不公平。

陳水扁並反問,中共飛彈的部署及武力的威脅,難道是應該的嗎?台灣人民不應有反應嗎?台灣只不過是希望能有免於恐懼的自由權利,不希望天天活在飛彈和武力的要脅和陰影。

保證320公投不會成為美國的負擔

記者問到,將如何修補公投所帶來的國際傷害?陳水扁說,國際關係錯綜複雜,不會因為一個問題就造成難以修補的傷害。其實國際社會最關心的,並不是三二○是否公投與公投題目,而是他連任將要做什麼,他鄭重地宣示,將維持台海的永久和平,讓兩岸有機會對等、互惠、交往。

陳水扁說,很感激來自國際社會的關注,特別是布希政府的關切,但他保證台灣議題不會成為美國的負擔,反而是台灣成功而美麗的故事,絕對會是美國的資產,也是兩國共同的驕傲,未來四年,他一定會努力避免台灣的現狀受到片面改變。

連任後將推動憲改工程

記者問到,國際社會普遍質疑陳水扁提出公投的時機,是基於大選的考量,而北京也影響國際視聽,這對台灣不利,請教陳水扁的看法。

陳水扁表示,在中共的打壓之下,台灣能夠存活,是台灣人民不畏懼中共的封鎖、打壓和抵制的結果,他相信國際社會是有公義,能了解台灣人民公投的權利不應該被剝奪。

陳水扁說,未來四年,將在不改變現狀的原則下,推動憲政改造的工程,選擇台灣是否維持五權憲法或走向美國的三權分立,並且選擇總統制或內閣制。除此之外,還試著提出十二大項憲政議題,以提升政府效能。

台灣領土不及於外蒙古、中國

最後記者問到,如果二○○六年台灣提出新憲法,台灣或中華民國的領土是否還及於外蒙古或者中國大陸?

陳水扁回答,中國及外蒙古都是聯合國的會員國,台灣不會鬧國際政治笑話,認為中華民國的領土及於外蒙古及中國。這在台灣內部不是問題,如果有問題,是有那種想法的人有問題。

以上專訪內容是陳水扁於二月六日接受美國洛杉磯時報香港分社主任Tyler Marshall及北京分社主任Mark Magnier的專訪,專訪答問全文內容於昨天(八日)公佈。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