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各國紛舉行選舉可望帶動經濟成長

標籤:

【大紀元3月11日報導】(中央社台北十二日綜合報導)印度、台灣與亞洲其他七個國家今年均適逢大選年,各候選人的競選支出可望帶動印尼零售商PT Matahari Putra Prima與南韓Hansol Paper Co.等企業獲利,進而刺激經濟成長。

報導指出,今年即將舉行全國大選的亞洲國家包括香港、印度、印尼、日本、馬來西亞、菲律賓、斯里蘭卡、南韓與台灣,這9國總計有16億人口。

對身兼卡車司機與工會領袖的印度人Mohan Sazena而言,「大選年正是大撈一票的好機會。」他所屬工會400萬工人將宣佈漲價10%,以因應民眾來往穿梭各項政治集會場合時的交通需求。

印尼銷售排名首大的零售業者Matahari PutraPrima其投資人關係部門主管Danny Kojongian指出,「部份競選支出將直接帶動消費者支出。」

包括Rajeev Malik在內的經濟專家指出,執政黨為確保繼續執政機會一般均維持利率不變,亞洲經濟可望進一步受到支撐,不過,激情過後將是成長減緩,因龐大的赤字將拉高利率。

全美第二大銀行摩根大通銀行J.P. Morgan Chase& Co.新加坡資深經濟專家Malik指出,「選舉將刺激短期消費。」但他警告,「各國政府需留心財政壓力。」

香港財金服務機構CLSA Asia-Pacific Markets指出,這是歷年來首度有那麼多亞洲國家在同一年舉行選舉。

人口居全球第四位的印尼預定4月5日舉行國會選舉,7月5日將舉行首次總統直選,雅加達渣打銀行經濟學家Fauzi Ichsan預估兩次選舉將花費最高達10億美元。

新加坡Aquarius Investment Advisors Ltd.基金經理人Viswanathan Vasudevan指出,「競選支出將有助消費類股表現。」

彭博全球亞太指數67類股中,住宅營造、家用產品、傢俱與航空類股均擠進年度10大飆股行列。

在印度,有9,500名候選人將爭取國會下議院席次,預料競選支出將高達10億美元,花費金額是1999年全國大選的三倍之多,相當於印度每人花費 1美元。

人口最多的民主國家印度將在4、5月舉行四天全國大選,候選人紛紛租小飛機進行進行馬不停蹄的拉票活動,印度國土面積是美國的三分之一。

至於南韓將在4月15日舉行大選,南韓最大紙業Hansol Paper經理Kim Jin Man指出,「各項競選宣傳單與海報可望帶動紙張需求。」此外,亞洲各國央行將維持利率不變,政府也會擴大支出,南韓央行昨天即宣佈維持利率在歷史低點3.75%不變,希望藉此拉抬今年成長達到5.2%。

相關新聞
外國學者眼中的國家認同問題 談[高格孚]的風和日暖
貼拒公投貼紙投票是否違法 中選會意見分歧
彈劾總統 南韓國會形同「準戰時狀態」
盧武鉉:絕不以道歉作為免遭彈劾談判籌碼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