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伊川﹕人性化互動與商學院排行榜

劉伊川

標籤:

【大紀元3月17日訊】最近看到美國《商業周刊》(Businese Week)公布的全美大學商學院的年最新排行榜,發覺過去十年間几乎毫無疑義例行排第一的賓州大學(U.Pen.)華頓商學院(Wharton School)竟一下子被擠到了第五名;而芝加哥大學本來歷年從未進入過前十名的商業研究所,卻一躍而為今年的榜首狀元。有關分析如此言及其中原因:芝加哥大學本以出經濟學大師和強調學生獨立性聞名,所以校風一貫保守冷峻。芝大商業研究所新所長自2001年上任以來一改舊轍,致力於鼓勵教授與學生間的互動,頻繁地舉辦周日餐會,以及早餐聚會,學校教授與職員甚至合組樂團,在周末表演;教授們也對學生們敞開辦公與住宅大門,鼓勵學生們登門求教,同時增加學生閱讀中心的空間與設施,改裝教職員老舊的辦公室……等等,正是這一系列推動校園生活里的個人化、人性化交往的舉措,使得學生給予的評分大幅提高,終於使商研所在綜合評估中躍登全美榜首。而滿腹”老一”情結的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則因為幫助學生作就業輔導的主管辭職三月而後繼無人,使校方與學生之間的聯系管道一度中斷,連帶影響到畢業生求職的服務效率,最後被擠下了聯袂多年的黃金寶座。要知道,對於華爾街未來的金童玉女們,這”商學院排行榜”的前後位置可是”命運攸關”的大事–求職、薪資與此相關,聯邦資助、學校金主未來的捐款等等都要受到影響。難怪賓大的企管教授要用”華頓進入黑暗時期”的來形容這一次的排名挫敗了。

“校園生活里的個人化接触”竟會成為一所大學(尤其商學院)學術排名、教壇地位的”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之生死命穴,听起來似乎有點讓人匪夷所思,其實卻是在此地公共教育的日常實踐中早就有跡可尋的。

此間成長的孩子,几乎從幼稚園開始,就強調培養孩子的外向社交能力和與他人交往溝通的能力;各個層級的公校與私校的學費”含金量”之重要區別,其實即是師生之間與校方、家長之間的”個人化接触”的親疏與多寡,連同由此關涉的教育質量。只是近些年來的院校教育中,不光是以往強調”小而精”的私立文理學院注重家庭式、沙龍化的學院社交氛圍,而且出現了各大私立、公立名校大校,紛紛注重從密切校園人際交往來提升教學質量和學術層次的趨勢。即便像直接以”投資”與”回收”的時間差來評估教育价值的商學院,也不得不從以往可視可触的金融、財計、商管課程中騰出身來,關注學生與師生間的人際互動,人文素質的綜合培養,充實學生除了專業技能以外的其他學科知識與活動能力,以從根本上提升學校的競爭力。用有關報道的話說,則是:”商學院畢業生的附加价值”,在此經濟低迷、供需失衡的特別時期,顯得比什麼時候都更重要。

這又触及到那個所謂”素質教育”的話題了。在當今中國大陸的教育改革中,更多重視的是學校基本設施等等”硬件”的改善–比如教學樓、運動館的設施、多媒体設備、電腦系統的提升等等,即便對体制、管理等等”軟件”的關注,也主要是聚焦在學位評審制度、教職員聘任制度等等的”和國際筏y”。這种在教學和管理中強調”人性化的互動”,重視提升”學院生活里的個人化接触”,還遠遠沒有提到議事日程上。如果”人是社會關系的總和”這一老馬經典定義的并未過時的話,”人際交往”就成了构成社會生活的最基本的內涵。一個人的基本素質的高下,說到底,就與”交往”的能力–以一己的人格素質、專業技能與社會建立聯系的能力–密切相關了;創造”人性化互動”的良性環境,建立人際交往的良性通道,於是就成了大學教育里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中至關重要的兩大課題。

自由亞洲電台(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韋拓:從下滑到坍塌 國足告別世界盃之路
林一山:被歷史選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林一山:港人何以為信念從沒退後?
【名家專欄】你的口罩為什麼是中國製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