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亞洲華爾街日報:台灣國家認同與日俱增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2日訊】〔自由時報編譯羅彥傑╱綜合報導〕「亞洲華爾街日報」一日報導,台灣如火如荼進行中的總統大選,凸顯了台灣的國家認同與日俱增。

報導說,這一股潮流顯示台灣與中國的經濟整合雖加速進行,但不必然就會促使雙方走向北京所期待的政治統一目標。

亞洲華爾街日報以頭版頭條的位置處理這則新聞,由駐台記者丁傑生執筆。

該報也在這一則新聞上方搭配台灣民眾自一九九四年以來被詢及有關自認為是台灣人、中國人或兩者皆是的民調數據曲線圖,十分醒目。

報導說,台灣國家認同的急劇上揚,展現在上週六的二二八手護台灣大遊行,全島二千三百萬人口中有超過一百萬人參加這場綿延近五百公里、自台灣頭到台灣尾的牽手活動。

這場被國內媒體譽為是台灣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集會,是由陳水扁總統的支持者所主辦,表達支持台灣主權以及反對中國在對岸部署數百枚飛彈之意。

報導說,自從國民黨在國共內戰後於一九四九年潰逃至台灣以來,台灣與中國形成分治的局面。

但北京當局不斷宣稱擁有對台主權,堅持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以及兩岸最終必須統一,並威脅動武來阻止台灣正名立。

國民黨數十年來也灌輸台灣人類似的想法,但隨著台灣自九○年代初期開始民主化,以及年輕一代的台灣人與中國沒有直接、個人的情感或聯繫,一種有別於中國的台灣認同應運而生。

報導指出,這種台灣認同對於中國積極想併吞台灣的努力構成很大的挑戰,也等於是考驗美國政府保護台灣以及避免任何衝突的決心。

報導說,陳總統重申台灣中國、一邊一國,以及透過在護照封面上加註台灣字樣等措施來強化上述訊息,這裡面都不難看出獨一無二的台灣認同。

儘管兩岸的經貿往來大幅增加,但台灣認同的趨勢仍是銳不可當。

除台灣企業不斷錢進中國、高科技產業外移外,已有一百萬台灣人在中國工作或求學,而中國也吸納了台灣三分之一以上的出口,成為台灣最大的出口市場。

報導也引述政大選舉研究中心的民調數字,指出自認是台灣人的比率大幅增加,自認是中國人者則縮減到不足十%,自認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比率則微幅下降。

台灣認同似乎最受年輕人歡迎,民調顯示儘管陳水扁的整體支持度落後,但在二十至二十九歲年輕選民的支持度上超越對手。

報導說,就算陳水扁在三二○總統大選中落敗,台灣認同的增加也不可能走回頭路。

譬如直到一九八○年代晚期還禁止公開支持台獨的國民黨,現在也迫於情勢而更改立場。

國民黨高層最近數月已表示,不必然反對最終獨立,同時也拒絕自己被貼上「統派」的標籤。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