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銀波:楊家簡史(1920~2004)

楊銀波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3月24日訊】作者按:2004年2月21日~3月8日,我至湖南、貴州、重慶做農村調查,順經我的故鄉——重慶永川市漲谷鄉新岸山村11組。76歲的爺爺楊定發已越發病危,他老人家已有近三年未與我蒙面,有一心願相告:囑我一定留下一份《楊家簡史》傳予後代,以求知史、知鑒。

■楊家簡史(1920~2004)

注1:《楊家簡史》所述地名全在重慶。注2:《楊家簡史》所述的楊大家族,現有四代人,共計30人,其中:農民(8人)占26.7%,農民工(13人)占43.3%,工人(1人)占3.3%,理髮人員(2人)占6.7%,學生(4人)占13.4%,嬰兒(1人)占3.3%,作家(1人)占3.3%。即:農民和農民工僅在楊家便占70%,且無一人是中共黨員(0%),這個比例是對當代中國農村現狀的一個真相性的揭露。

1920年 楊定發的姐姐楊定超出生於「新瓦房」(現位於新岸山村10組)。其父楊庭武(1892年出生),教書、醫病,被譽為「好醫生」;其母周守福(1901年出生),稱「楊周氏」。

1923年 楊定發的哥哥楊定興出生於「新瓦房」。

1928年 農曆五月十三,楊定發出生於「新瓦房」。

1930年 楊定興(7歲)能讀祭文,能「喊大山」。全憑自學,未乾莊稼。

1931年 楊庭武(39歲)因桿枯而去世。周守福攜全家搬往「永和興」。她幫人做奶媽,幾乎無衣服褲子可穿,一身的虱子。

1932年 周守福攜全家搬往「石木溪」。撿紅蘿蔔吃,下半年撿爛大頭菜吃。穿也無衣可穿,吃也無食可吃。

1933年 周守福攜全家搬往「寨子上」。撿老秧谷、紅苕根兒、爛豆子、高粱根兒吃。較好時,每頓飯一人一個高粱粑。

1934年 周守福攜全家搬往「青竹林」。吃紅蘿蔔、牛皮菜。其後,房屋被雨淋倒,牆倒下,又被主人家姚臣強趕走。

1935年 周守福攜全家搬往「崖上嘴」。楊定興(15歲)幫佃耕中農周贏發(做田土等),幫了一年。有一次飢餓時,楊定興在「山王菩薩」(現位於朱沱鎮新民村1組)的廟裡偷偷拿了一個谷燕粑,給其母周守福吃。

1936年 楊定興幫何炳男,幫了一年。

1937年 楊定興幫羅名勝,幫了一年。楊定超(17歲)嫁往「青桿林」,與羅紹武結婚。在「只有男爭,沒有女嫌」的時代,羅紹武對她如對牛馬一般。楊定超曾被羅紹武踩在泥巴裡打。

1938年 楊定興幫梁振興,幫了一年。

1939年 楊定興跟羅素清(此人健在,系楊家鄰居,直至今日)學做木桶。

1940年 楊定興繼續跟羅素清學做木桶。但羅素清對楊定興極為不好,楊定興兩年內沒得一分錢,反倒甚麼都要干。

1941年 楊定興幫何炳男,幫了一年。這一年,楊定興(18歲)到羅紹武家,就姐姐楊定超被虐待一事痛斥羅紹武。

1943年 楊定興(20歲)突遇國民黨「抓壯丁」。當時楊定興藏在竹林裡,有人在外面喊:「楊定興,竹林裡有鬼!」楊定興立馬跑出來,被逮住。其後被拉往「二仙橋」,又被綁到「龍井灣」,且被人用褲帶系死。活過來之後,又被綁到「九塵崖」,並被船運往江津(現為重慶江津市)。事後,周守福找周獨初要人,周獨初說:「周守福,楊定興該關!要抓就抓!」周守福哭了三天三夜。又找楊庭武生前的徒弟肖公福,肖公福說:「師母,算了。」再找江津的李獨榮,周守福向李獨榮跪下:「先抓兒兒,後抓娘娘!」後來李獨榮給了周守福400萬元(等於現在的300元人民幣左右)。

周守福不服,又煎好干糊豆,趕到江津,對一個人說:「我找我兒子,他就關在裡面。」那人告訴她:「你等會兒,楊定興在裡面做操,他一會兒就要出來洗臉。」楊定興出來之後,周守福大喊:「楊定興!」楊定興也大喊:「娘!」就被雙雙拉走,各走各。周守福後來向門衛求情,對方說:「要人可以,800萬元取人!」周守福回家後,找肖公福借錢,肖公福說:「不可以!要是重新拉回來,又被找回去,楊定興要被打死!」此後,楊定興被運往印度,在印度學習六個月,並來信一封:「母親大人,你好好地把弟弟帶大,我已經不行了。」最後被送往英國,因痢疾而死,時年21歲。

1944年 周守福攜全家搬往「山頂上」(現位於新岸山村11組,即楊家現址)。當時「山頂上」的模樣是:兩間破草房,三斗高粱土,處處是荒石壩。

1949年 楊定發(21歲)與姨表妹「陳大姑兒」(19歲,1930年農曆九月二十一出生)結婚。楊定發參加農協會,任武裝組長。武裝組成員還有張海雲、鄧紹雲、楊定清、冷方雲等人。武裝組主管新岸山村,但收了刀槍。許多地主被關,關到「上二家壩」。不過,由於楊定發曾要過飯,回憶歷史,總覺得地主與之有恩,便從未對地主指過半個指頭。

1950年 楊定發給「陳大姑兒」改名陳澤貴。楊定發決定不當武裝組長,辭職不幹。當時新岸山村副業主任梁海彬(此人是我伯外公,是我外公梁紹武的哥哥)就曾指著楊定發說:「你階級不分,同情地主!」此後,毛澤東講「減租退押」、「清匪反霸」、「打地主,分土豪」,結果楊家只分到幾個細碟子。相比之下,若豐收,地主時代農民還可多得一點實惠。

1951年 楊定發的大女兒剛出生就去世。

1952年 有人要求楊定發擔任新岸山村村長,楊定發決意絕不參政,拖得過去就拖。召開村民大會時,有人問:「楊定發,來沒來?」有的村民說:「來了。」有的村民說:「沒來。」結果派人到楊家來看,楊定發在睡覺。大家見此人沒有組織紀律,就沒讓楊定發擔任村長。村長由張子康擔任。這一年,張海雲、閆國忠、廉德興、袁中朝、梁海興等人參加「抗美援朝」(韓戰)。張海雲退伍後,大罵共產黨腐敗——「狗日共產黨,狗日雜種不是好東西!」

1953年 農曆四月二十七,楊興華(我大伯)出生。

1955年 楊定發到「流水崖」去搞水利建設。回來後,就編苑兜。其後,楊定發擔任水庫的伙食團長,管100多人的飯食。這100多人吃的是紅蘿蔔、紅苕,一人半斤;也吃煎爛疙瘩菜、牛皮菜。

1956年 農曆正月十九,楊慶華(我父親)出生。

1958年 農曆五月十四,楊義華(我四叔)出生。時逢大煉鋼鐵,楊定發擔任排長(當時新岸山村有4個排,3個組為1排)。興起農業稅。毛澤東講:「土地是集體所有制,不是私人的。」其後,又是「三反五反」等等。

1959年 饑荒。天氣較好,但人懶,種莊稼沒有信心,也沒有熱情。農民對土地集體所有制極為痛恨。

1960年 饑荒。農?font color=”#FF0000″>鞀黎諵Q八,楊華芝(我五姑)出生。楊定超(40歲)因水腫病而去世,死於春季。

1961年 饑荒。由於土地集體化,新岸山村的土地只有大面積的紅蘿蔔。農民吃這種東西都吃怕了,但也有更窮的女人,為了能吃到紅蘿蔔而嫁入新岸山村做媳婦,比如余明芳。三年饑荒之中,餓死的村民有梁營武、周利成、王利輝、永海林、周大爺、王六宣、朱四、朱五等20人左右。

1962年 又有人要求楊定發當幹部,楊定發不同意,並與李興元為此事打了七架。從此以後,一旦別人提起又要楊定發當幹部,別人都說:「楊定發?要不得!」楊定發只好拱手作揖:「哎呀!恭喜發財!」

1963年 農?font color=”#FF0000″>鞀黎諈鴗G,楊華英(我六姑)出生。

1966年 文革。「大連委」和「反到底」兩派鬥爭激烈,刀槍不認人,有數人死傷,相當恐怖。張富桃、梁海彬等人對楊定發進行刁難。這當中,楊定發被拉到江津開了20天會,被拉到白沙開了20天會,又被拉到公社開了7天會,主題是「開黨課」。要求楊定發參加組織,參加共產黨,說:「不入共產黨,就是不相信共產黨。」但楊定發說:「死個舅子我都不干!」

1967年 農曆九月二十四,楊明華(我七叔)出生。

1972年 農曆五月二十四,楊運華(我八叔)出生。

1973年 知青王忠奇、王忠厚、王月蘭、王守華進入新岸山村11組。

1977年 楊義華當兵。到新疆,到中國南境打越南戰爭。楊義華把買的手錶賣了,寄回來100元錢。其後入黨。

1978年 農曆三月初五,楊平(我九叔)出生。因楊家經濟極為窘迫,楊平自一出生起,就被抱至楊定清家撫養,直至今日。楊興華與李財貴結婚。

1980年 農曆正月初四,楊興華之女楊修會出生。楊華芝與溫緒倫結婚。楊義華退伍回來,在楊家坡上大喊:「二世(一輩子)都不要當兵!」這一年,下放土地。

1981年 楊慶華與梁如成(我母親,1955年農曆九月十八出生)結婚。楊義華與高舞英自由戀愛,但高家以「楊家弟兄多,字排也不對」為理由而不許。兩人遂買鼠藥徇情。楊義華被楊華芝發現,告之陳澤貴:「母,四哥吃藥了!」楊定發進屋,甩了楊義華幾個耳光,並送至羅永才處醫治。不久,高舞英的父親高文章從「兩草河」(高舞英家)跑上來大鬧。其後,楊義華與高舞英的戀愛在徇情之後被逼不得已地承認。這一年,下放田。

1982年 農曆正月二十寅時,楊慶華之子楊建平(我哥哥)出生,七日後因「氣風病」而去世。楊華英與吳修華結婚。

1983年 農曆正月十九寅時,楊慶華之子楊銀波出生。楊義華與高舞英結婚。

1984年 農曆七月初七,周守福(83歲)因半身癱瘓而去世。死前說了三句話:其一,「楊定發,你要有錢才有權」;其二,「你們不要擔心我,我到天上吃桃子去了」;其三,「銀波啊……」,遂斷氣。農?font color=”#FF0000″>鞀黎諵G十一,楊華芝之女溫永會出生。

1985年 農曆二月初六,楊華英之女吳志金出生。農?font color=”#FF0000″>鞀黎諵Q五,楊義華之女楊藍藍出生。

1987年 農?font color=”#FF0000″>鞀黎諈鴗E,楊興華之子楊豐友出生。楊華英之二女兒吳志瓊出生,因計劃生育政策所限,自一出生起,吳志瓊便被抱至周家撫養,直至今日。

1990年 楊明華與賈先秀(貴州人)結婚,其女楊豐貴出生。

1991年 楊豐貴淹死在「黃鱔塘」旁的溝裡。

1995年 楊明華之子楊豐榮出生。楊運華與朱本群結婚。

1997年 楊運華之女楊林出生。

1999年 楊修會與羅江柏結婚,其子羅慶君(我「乾兒子」)出生。

2000年 楊銀波反抗專制教育,退學。此後,主要從事社會調查和寫作。

2001年 楊豐友反抗專制教育,退學。此後,在家務農,外出打工。

2002年 陳澤貴左眼失明。

2003年 楊平與羅小英結婚。農曆八月初四,楊平之子楊靖出生。家中唯一共產黨員楊義華退黨,自此以後,楊家無一人是中共黨員。

2004年 楊定發病危。

■附:楊家一覽表

1、農民(8人):楊定發、陳澤貴、楊興華、李財貴、楊華英、吳修華、楊明華、賈先秀2、農民工(13人):楊慶華、梁如成、楊華英、溫緒倫、楊運華、朱本群、楊平、羅小英、楊修會、羅江柏、楊豐友、吳志金、吳志瓊3、工人(1人):楊義華4、理髮人員(2人):高舞英、溫永會5、學生(4人):楊藍藍、楊豐榮、楊林、羅慶君6、嬰兒(1人):楊靖7、作家(1人):楊銀波

大紀元首發(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楊銀波:2004年起跑:中國大陸民間知識群體簡表
【專訪】楊春光訪談錄(上)
《1999~2003:中國民間村級罷免報告》大綱
【專訪】楊春光談網絡時代的新文化運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