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國中產階級人數上升意義

標籤:

【大紀元3月31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江河報導) 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一份報告說,中國的中產階級人數比例已經上升到將近人口的五分之一。分析人士認為,目前中國的中產階級人數還不足以對推動政治改革產生很大的作用,它的經濟意義大於政治意義。

*中產佔總人口近五分之一*

中國社科院在這份報告中並沒有直接使用中產階級這個詞,而是說中國的中等收入階層在2003年達到人口總數的百分之十九。報告說,在法律保障、政策激勵等因素的促動下,中國中等收入階層呈現加速成長的態勢。目前,中國的中等收入階層正在以每年百分之一的比例增長;預計到2020年,中等收入階層將有望達到百分之四十左右。

根據中國社科院的測算標準,家庭財產在十五萬元至三十萬元之間可以算作是“中產”,目前中國城市居民中有百分之四十九的家庭符合這一標準,但考慮到中國農村大多數家庭收入偏低的現實,目前中國的中等收入階層人數佔全國人口的百分之十九左右。

摩根﹒士丹利香港分部的中國經濟師謝國忠說,由於中國的房價和食品價格低,因此才使許多人進入中等收入階層。

*中產階級對政治改革興趣不大*

美國哈佛大學社會學系教授、中國問題專家懷默霆說,目前西方社會有許多揣測,認為中國也許會像西方社會當年一樣,隨著中產階級的崛起,他們就會自然而然地向政府施加壓力,要求進行政治改革,實行民主制度。但是,懷默霆教授在接受本台採訪時表示,他對此表示懷疑,因為中國的國情和西方國家不同。他認為,中國中產階級中的主要力量私企老闆更為注重的是自身的經濟利益,而對推動政治改革的興趣不大。懷默霆說:“根據一些研究,中國的私企老闆在推動民主化進程方面甚至還不如一些共產黨官員積極。這些人只想保護他們自己的商業利益,因此,他們更需要穩定而不是民主。”

*中國尚未到達政治臨界點*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中國項目部主任裴敏新在接受本台採訪時說,中國的中產階級人數目前還沒有多到足以能夠在推動政治改革方面起舉足輕重的作用。他說,如果中產階級的比例超過百分之六十,那麼局勢就會有很大改觀了。他說:“它只是一個提供一種變化的背景,但是中產階級畢竟還是要通過政治途徑、政治手段來導致政治開放。從目前情況來講,中國的政治精英,就是集中在共產黨內部的政治精英,並沒有這種意圖,就是開放政治體制的這種意圖。那麼中產階級即使再多,就是到百分之二十還不夠。如果中產階級超過百分之六十,那麼政治開放就是不可避免的。它的壓力就大得不得了,現在應該說比百分之十的時候更高一點,但是是否到了所謂政治臨界點,我看還不到。”

*中產增加經濟影響大於政治影響*

觀察人士指出,目前中國城市居民的一個時尚是買房子和買汽車,這些行動已經增加了中國城市家庭的財產價值。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中國項目部主任裴敏新說,中國中產階級的人數迅速增加對經濟上的影響大於對政治上的影響。他說:“恐怕對經濟的發展要超過對政治的發展,因為到五分之一那就是中國差不多三億多中產階級,這樣的話,中國有一個很大的消費市場,因為以前人家看中國十三億人,其實真正能夠花錢買東西的人並不多。現在有這麼三億人口,那就是說,差不多跟美國的人口比較接近。但中國的人均收入是美國的十分之一左右,那還是遠遠不夠。但是如果說把中產階級加進去,(中國)中產階級的收入恐怕是美國的百分之三十,這是一個很可觀的數字。”

*中產增加對降低貧困人口作用有限*

盡管中產階級的人數增加,但中國是一個農業國,九億農民仍然佔全國人口的大多數,中國的貧富差距正在拉大。裴敏新說,中產階級的發展對降低貧困人口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他認為,解決貧困人口的問題主要在於政府的各項政策。他說:“貧困人口(的狀況)主要是看經濟發展,看政府的扶貧政策。當然,中產階級通過消費能夠帶動一部份經濟,那麼經濟發展能夠降低貧困人口。但是,貧困人口的絕對減少或相對減少都是和政府的經濟政策、社會政策、特別是中國的稅收政策有關。從目前來看,中國的這些公共政策都不利於貧困人口的減少。”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經濟一周: 收購迪斯尼 禽流感 美中產階級
法國百富勤為中國中產階層下定義
多元價位家具推出新品與折扣 選擇多樣化
張林:中國沒有中產階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