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平:讀《微臣無力可回天》,借歷史理解「一中」問題

胡平

人氣 59
標籤:

【大紀元4月10日訊】觀察臺灣政治,很多大陸人最想不通的一點是:臺灣爲什麽不再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民進黨不必說了,現在就連國民黨也說它不再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這是爲什麽呢?

手頭正好有一本書,書名是《微臣無力可回天》,2002年於臺灣天下文化書坊出版,作者陸以正是臺灣一位資深的外交官,這本書是他退休後寫的回憶錄。書中談到了臺灣當年被趕出聯合國以及和美國斷交的過程,對我們理解臺灣的一個中國原則問題有很大的幫助。

我們知道,目前臺灣最大的苦惱就是它缺乏國際人格,它被排除在聯合國等國際組織之外,和它有正式邦交的國家寥寥無幾。然而,曾幾何時,臺灣獲得過廣泛的國際承認,而且長期佔有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1949年,中共奪得大陸,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但並沒有馬上進入聯合國,中華民國退守臺灣,仍保有聯合國席位以及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由此,兩岸就爲了聯合國席位問題展開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攻防戰。由於雙方都認定只有一個中國,而只有自己才是中國的唯一合法代表,雙方都擺出了有我無它、有它無我、漢賊不兩立的架式,這就使得聯合國相當爲難。

以美國爲首的西方國家本來大多是支援臺灣、排斥中共政權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越來越認爲,把佔有整個大陸的中共政權排除在聯合國之外,讓只佔有臺灣的國民黨政權繼續代表全中國,是不現實的、是不恰當的。於是,有不少西方國家主張,讓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入聯合國,並且成爲安理會常任理事,同時保留中華民國的會員國資格,或者是讓臺灣人民舉行公民投票,決定臺灣到底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併還是獨立,或者是接受聯合國的託管?

等到1971年,國際形勢的演變更加有利於北京。在這一年的第26屆聯大會議上,阿爾巴尼亞等國再次提議恢復中共在聯合國的代表權,並出任聯安理會常任理事以及驅逐臺灣。美國估計已經沒有力量阻擋中共進入聯合國,於是就和臺灣商量,變更策略,改以雙重代表權爲目標,希望一方面讓中共進入聯合國,並取得安理會常任理事的席位,另一方面保全中華民國在聯合國的會籍仍然留在聯大。

陸以正說,雙方經過多次密商,直到最後一刻蔣中正總統才勉強同意。陸以正說,回顧1971年那段經歷,就事論事,我國當時已經準備接受與大陸並存於聯合國的安排。這說明早在1971年,蔣介石就已經準備接受“兩個中國”了,當然是被動的、不情願的,在爭得蔣介石同意後,美國在聯大提出建議,要求把阿爾巴尼亞等國的提案分成兩半,先表決是不是接納北京,然後再表決是不是驅逐臺灣。美國估計因爲贊成接納北京的國家不一定都贊成驅逐臺灣,這就有可能保住臺灣的席位。可是美國的這一建議沒有被接受,阿爾巴尼亞等國的提案被一覽子通過。由此,北京佔據了臺灣原來佔據的位置,臺灣被迫離開聯合國。

陸以正還告訴我們,在1977年中美建交前夕,他曾經擅作主張,私下向美國方面試探有沒有可能採取兩個德國的模式,也就是既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又承認中華民國。美方表示沒有可能。卡特總統的顧問奧克森博格說,卡特總統已經表態指示上海公報,沒有辦法再更改。奧克森博格還調侃地說:零起點預算制度或許可行,但零起點外交政策就太不象話了。意思是說,你們臺灣要早些時候同意讓美國承認兩個中國,那還好辦。但是你們先前一直不幹,現在才想起要從頭來,讓美國承認兩個中國,那就爲時已晚、辦不到了。

後來,臺灣政府採取所謂“彈性外交”,或曰“務實外交”,其實就是在接受或默認中共政權代表中國的前提下,努力爲臺灣爭得國際活動的空間。現在臺灣已經以中國臺北的名義加入了奧運會、亞運會、亞洲開發銀行年會和世界貿易組織等國際組織。臺灣可以說,我們雖然不是以中華民國的國家名義加入的,但這並不等於說我們就不是一個國家。但是臺灣不可以再說只有中華民國才是全中國的唯一合法代表了。因爲在這些組織中,中國的席位分明是被大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所佔據,而臺灣已經接受或者默認了這個事實。

--轉載自自由亞洲電台網站(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胡平﹕回顧2003年公民維權運動
胡平:中共對台政策何處去
討論:中國黨內民主問題
胡平裴敏欣評中共治腐條例(04年2月22日)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