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晴: 天安門事件並非民主運動

人氣 30
標籤:

【大紀元4月20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楊明齊之風報導) 中國自由撰稿人、1989年曾因支持民主運動而入獄的戴晴女士日前在美國某大學舉行的一次有關中國民主化的討論會上說,十五年前的六四天安門事件不是“遭到鎮壓的偉大的民主運動”,而是中國在實現社會轉型時的“倒退”和“悲劇”。 北京自由撰稿人戴晴認為,六四悲劇破壞了中國社會的轉型,改變了中國的發展軌道。

*上層本來在改革*

她說,1980年代的中期和後期,中國本來存在著自上而下、以比較小的代價和比較公平的方式向法治與民主和平轉型的可能性。處於最上層的領導人,不但已經採取了一系列改革、並且正打算在重大領域繼續向前推進。

她舉例說,鄧小平在1980年代初就已經打算把“四個堅持”從憲法裡拿出來放進共產黨黨章,這明顯是多黨制的第一步。戴晴還說,另外一個方面,當時的總書記趙紫陽提出撤消“書記處研究室”,把最優秀的幹部朱厚澤先放在中宣部,以密切關注所有制轉化過程中對工人利益的保護;另外,人大委員長彭真提出並策動基層村民直選。而當時主管意識形態的政治局常委胡啟立,不僅同意公開討論《新聞法》草案,還公開許諾 “報紙的版面由總編輯自己決定”。

戴晴說,所有這些,都在艱難地推進,不僅遭到黨內僵化強硬的“老革命”頑強抵抗,而且由於典型中共式的不公開和不透明,也使得身受專制壓迫、卻開始睜眼看世界的中國民眾不耐煩、不放心。

*改革斷送在“極端冒險份子”手中*

戴晴指出,當時叫得最響亮的“民主”,其實是民眾、特別是知識分子,尤其是青年學生心中的一種憧憬。她認為,改革派的努力與民眾推進改革的熱情,斷送在她所說的“極端冒險份子”手中。

戴晴說:“自天安門事件發生,已經過去十五年。這不是一場得到了控制的暴亂,也不是一個遭到鎮壓的偉大民主運動。它是中國在實現其社會轉型時候的一個挫折,一個後退,一場悲劇。這一挫折改變了中國發展的軌道。”

*誰破壞了中共溫和派和解努力?*

戴晴還認為,調查六四真相,除了要弄清楚誰下令鎮壓之外,也要知道抗議示威者中,究竟是什麼人在“一次次踢開溫和領袖”,破壞了她所說的中共“黨內溫和派”的“一次次”和解努力。

戴晴是星期六在美國威斯康辛州比洛伊特學院舉行的中國民主化問題研討會上發表的這番看法 。戴晴目前是這所大學的客座教授。

*封從德:否定八九民運是替當局說話*

當年曾是學生領袖並在六四鎮壓後逃亡海外的封從德堅決不同意戴晴的說法。他認為,否認六四是民主運動,等於是替共產黨當局說話。他說,戴晴的這番評論讓他覺得像是清末的西太后和皇族們指責下層百姓鬧事,破壞了朝廷的新政。

封從德說:“當然戴晴的這種言論我一點也不驚訝,她從來就不是一個支持六四學生運動的人。她從來是站在中共那一邊說話的人。他們不可以代表所謂的民主運動。他們的心裡從來沒有社會底層,下層、中層的人民的聲音。”

封從德如今居住在法國,他主持著一個紀念六四運動的網站。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共嚴控江西胡耀邦墓園
多倫多市長出席紀念「六四」十五週年藝術展
晨海:楊尚昆懺悔「六四」的講話,死無對證嗎?
面對困局北京急需新思維 江避清算保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