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降温 银行紧盯台商营运

标签:

【大纪元5月10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陈丽珠╱台北报导〕中国端出宏观调控政策,具官股色彩的银行祭出两大因应措施,其一是,为了确保授信品质,已开始要求在中国办事处人员到台商客户的厂区“走动、走动”,就近了解营运概况,随时为紧缩银根做准备;其二,基于投资效益考量,出清所有具有中概色彩的持股,暂时退场观望。

  为了抑制过热的经济情势,中国端出宏观调控降温措施,不仅对当地台商造成冲击,也对国内出口业者及金融业形成不小的压力;加上近几年,国内银行业者好不容易才打销庞大呆账,卸下包袱,准备全力冲刺之际,没有人想再度落入盈余被呆账稀释的噩梦之中,遂纷纷采取必要的因应措施。

  官股行库尤其谨慎,行库主管表示,近日已陆续将已贷放、尚未完成清偿的“旧案”拿出来仔细检阅,了解清偿状况,对于前往中国投资的新贷款案件,也将更为谨慎评估,并密切观察贷款企业股价。虽然目前甚少接受企业以股票作为担保品,仍须观察股价表现“预防万一”。

  台企银主管也指出,其实,许多台商的资金大都来自于国内,中国的经济降温措施的确可能影响部分厂商的营运;为了确保授信品质,除了要求香港分行人员定期与往来的台商客户多多联系,对于遭到中国银行紧缩银根而返台申办融资的企业,则必须“看一看”再说。

  台企银主管强调,虽然本国银行不像外商银行,账户管理员一换或市场出现重大讯息,就会立即抽银根、观察企业的资金调度能力,但是,现在的存放利差相当小,放款一百万元可能才赚进二至三万元,二十到三十笔百万元的放款案件,才能赚进一百万元,若碰到一家倒账,则等于二十余笔的放款案件都是“做白工”,不得不谨慎。

  三商银则表示,国内银行并未直接贷款给中国台商,大都透过OBU(国际金融业务分行)放款,金额也没有很庞大,加上中国经济降温措施尚未造成实质性的影响,并未对台商放款条件进一步限缩。

  三商银认为,其实,一个经济体倘若出现过热的迹象,适度的降温是有其必要性,倘若中国当地原物料价格一日三市,持续飙涨,并非好事,应以稳定温和成长较佳。

  不过,三商银也坦承,虽然目前放款征信都是以专业评估为主,放款给中国台商或放款给仰赖中国市场偏高的企业户,核贷条件也与之前没有任何改变;惟一旦经济降温成效显现,势将影响台商营运,现阶段必须非常密切观察台商的接单概况。

  三商银表示,放款的过程,除了评估台商的偿债能力、信用状况外,中国提出降温政策后,必须更加了解台商的实际动态,因此,将透过中国办事处到台商厂区“走动、走动”。

  除了密切观察台商客户的动态外,具有官股色彩银行的投资部门,则已暂时将中概股摒除在投资标的之外,其中,台企银早在两个月前做成决议,出清所有中概股,一张不剩;三商银也表示,原本的投资标的之中,中概股所占的比重就不多,目前已陆续调节脱手。

  彰银更直陈,由于中国的降温政策及五二○前的不确定因素,持股大幅降低至五十%左右,部位来到六十至七十亿元,现阶段的操作策略就是“跑短线”,目前没有中长线的看法,对台股未来表现相当保守。

  一银则表示,这一波台股急挫,许多股票来不及脱手,持股水位并未大幅降低,约剩下六十至七十亿元,不过对中概股处分则稍微积极,仅剩下一小部分而已。

  至于华银持股水位也不高,目前降至五十至六十亿元,投资标的中,多以金融及电子股为主,几乎没有中概股。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中国科学家研制出治疗癌症的微囊化细胞
香港民主派挑战人大遭驳回
重庆附近油轮客轮相撞
组图(2):世界法轮大法日在台湾高雄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