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電稱中國教育方法面臨西方文化的衝擊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5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吳英編譯報導) 中國的經濟復蘇和對改善生活品質的期望,已悄悄地帶動中國教育體制的改革,許多被批評嚴苛且欠缺創造力的中國學校不得不向外國學校的教育方式取經,西方教育學者的教育宗旨:培育有能力且具競爭力的大學畢業生,已廣受中國家長的歡迎。

根據法新社5月5日的報導,中國境內特別是東海岸較為進步富裕的地區,已有700家學校和國外教育機構合作,如英國著名的杜威奇學院(Dulwich College),以建立更為完善並且融合東方紀律及西方創造力等特色的課程。

北京排名第二的中學校長牛曉華(音,Niu Xiaohua)表示:“以前受到考入大學目標的影響,中學學生及家長的思想通常是比較功利的。”然而牛校長表示,現在則比較強調“個人特性的發展”,因此他的學校已安排外語、藝術、科學及運動等選修課程。

但傳統的「一試定終生」的考試仍然存在。將兒子送到日本就讀大學預備課程的賈(Jia)姓家長說:“在中國,一份考試卷就可以決定小孩的未來。”“我小孩在中國時學業方面的表現並不壞,但中國人口太多了,數百萬年輕人要擠入大學的窄門,就像是通過一個由一片木板建造成的窄橋。”

位於上海的英國國際學校企業經理唐珍(Tang Jian)女士則表示,中國令人生畏的大學入學考試,是所有小孩及父母的惡夢。她說:“中國兒童沒有童年,為了考試,小孩及父母承受太多的壓力。”她表示,愈來愈多的不滿中國現行教育體制的家長正在考慮為小孩選擇國際學校。這個現象加上中國人願意將大筆金錢用在教育,導致在北京、上海及廣州等城市的國際學校如雨後春筍般的增加。目前在中國有25家國際學校,分別來自美國、法國、德國、日本及新加坡。

可以負擔每年高達8000美元到21000美元學費的富裕家庭,才能供得起小孩完成國際學校的大學教育,或完成16歲開始、為未來就讀國外大學作准備的大學預科課程。但是有意就讀國際學校的中國學生必須先完成九年強制義務教育。

ELI股份公司是一家為有意就讀威爾斯(Welsh)大學院校的中國學生開辦大學先期課程的企業。該公司項目負責人理查-摩根山喬先生(Richard Morgan-Sanjurjo)說:“中國學生的缺點是隻會死記,因此對於需要思考的事務,他們就會顯得手足無措。”摩根山喬說,即使如此,中國仍不願意放棄傳統的教育方式,隻是有意將他們的學校國際化。“總而言之,雖然他們喜歡他們自己的中國教育,但還是避免不了順應潮流進行改革,以使學生能吸收不同文化,在國際場合發揮所長。”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生態動物園太簡陋 鱷魚鴕鳥到處跑
「最會生媽媽」 三兄妹同一天生日
辛巴威鐵腕關閉未經核准擅自調高學費私校
胡星斗:「高貴中華、文明中國」的呼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