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奐均《你是我最愛》用愛化解仇恨

回顧血泊中走出的生命奇蹟

人氣 17
標籤:

【大紀元5月13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王凌莉台北報導)

上週才剛抱回金曲獎「最佳宗教音樂專輯」獎的林奐均,首度透過文字和外界分享她生命的奇蹟。當年台灣「林宅血案」的第一現場,如今已是眾人奉獻愛的義光教會,二十多年後,林奐均和先生帶著三個女兒回到過往傷心處,她希望用處女作《你是我最愛》見證生命中的愛。昨天的發表會上,林義雄、方素敏夫婦與女兒一起分享出書的喜悅,在林奐均和家人合唱《我愛台灣》的歌聲中,發表會圓滿落幕。

林義雄說,奐均要出版這本書讓他覺得很高興,可是總覺得年紀太輕,不過,在讀過書稿後,卻愈讀愈著迷。他表示,奐均是要透過書來告訴外界她的人生是因為上帝才能夠打開心門。他覺得女兒的人生是在大家的關心下才有價值。

當年從血泊中奇蹟式倖存,林奐均仍然確定自己得到非常多的愛,她以燦爛且甜美的笑容說:「我非常有安全感,自己能夠有今天都是家人的支持。」她的新書《你是我最愛》分為三個章節,揭露她如何從當年的血泊中倖存,如何在異鄉打開心門完成學業,如何找到婚姻的依靠,以及因為愛台灣、認同自己是台灣人,舉家返回台灣定居的過程。

林奐均說,寫《你是我最愛》是因為自己一直把台灣當成「永遠的故鄉」,是用開放的心情來回憶,和大家一起分享。她表示,書裡談到自己跟上帝的關係、描寫連ABC都不懂、初到美國找洗手間鬧笑話的趣事、先生Joel在交往六天後就向她求婚,婚後全力支持她創作、幫忙照顧女兒的生活情景,她很感謝家人和親友的愛。她的先生Joel昨天用簡單的台語說,台灣話很「水」(漂亮的意思),希望自己能夠學得好。林奐均說,全家回到台灣定居是先生的意思,她慶幸自己嫁給一個「愛台灣的美國人」。

協助英文原稿中譯的林淑芬透露,《你是我最愛》可以看到林義雄「不要太滿」的哲學,她舉例,原來譯成Joel「無怨無悔」照顧孩子,林義雄覺得不妥,「男人照顧孩子怎麼可能無怨無悔」,最後就修成「細心照料」。

從小看林奐均成長的勞委會主委陳菊昨天也到場祝福,她說,奐均生命中的經歷曾經有恨,而林家人選擇坦然承受,讓人感動,她從書中看到「只有用愛才能化解仇恨」,她說整本書流露「最大的寬容和寬恕」的精神。昨天的新書發表會林奐均的親友齊聚,林奐均說,Joel用《魔戒》作者托爾金發明的拼音原則來學台語,他用台語說「吾愛吾的牽手,伊是台灣人,阮愛台灣」,這讓她很感動,她說自己是「跟隨先生回到台灣的」。一家人最後邀請現場來賓一起高歌《我愛台灣》,為新書發表會畫下美麗句點。(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林奐均金曲獎黑馬   《你是我最愛》入圍四項
芮斯獲得傳統暨藝術音樂最佳演唱獎
林奐均作品你是我最愛獲金曲 宗教音樂專輯獎
愚溪獲傳統暨藝術音樂作品類最佳作詞人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