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康:愛國並不最崇高

——評溫家寶訪歐

老康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5月14日訊】繼年初胡錦濤訪問法國後,時隔三月溫家寶又再次來歐洲訪問凸顯了中國對歐洲的重視。胡錦濤訪法正值台灣總統大選期間,其目的之一就是要求法國對台灣局勢表態,給陳水匾「總統選舉捆綁公投」的做法施加壓力。希拉克依照中國的希望,以比布什更加明確的語言譴責了台灣舉辦公投。大選時公投沒有過關,美國和法國的態度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當然美國和法國對台海局勢的影響不可同日而語,而逼布什表態的正是去年年底訪美的溫家寶。溫訪美和胡訪法在政治層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和實質性的成果。但這次溫家寶訪歐看似碩果纍纍其實則乏善可陳。切實的成果都限於經濟層面,且都是些事前談好了的東西,與溫來不來訪關係不大。簽了幾個大合同,本是用作見面禮,以換取政治上的回報。可在政治層面上雖一再強調歐盟與中國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但雙方除了表示要加強交流並確定了一些具體措施外,並沒取得任何實質性的成果。溫此行在政治上希望達成的目的有兩個,一是讓歐盟取消對中國的軍事禁售,二是使歐盟承認中國為完全市場經濟國家,恰恰在這最重要的兩個方面溫家寶卻是空手而歸。

歐盟對中國實施軍事禁售政策是對中國政府用坦克鎮壓89年民眾和平示威而採取的制裁措施之一。15年前那場震驚世界的鎮壓過後,歐盟國家都對中國政府進行了嚴厲的譴責。並制定了政治、經濟、軍事等多方面的一系列制裁措施。隨著時間的流逝,歐盟國家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早已取消了其他方面的制裁,僅堅持武器禁售這一條以宣示歐盟的人權原則未變。如果在中國人權狀況毫無改變的情況下,取消這最後一項制裁措施,則意味著歐盟對人權原則的放棄。目前中國發展軍事工業主要是著眼於台灣海峽,所要對付的主要是美國製造的海、空軍事裝備。而中國的軍事工業是在前蘇聯的幫助下建立起來的。後雖因中、蘇交惡一度中斷了往來,但軍工的發展卻一直沿襲著蘇俄的體系。蘇俄軍事裝備的研發又是以美國為假想敵進行的,因而對於中國,引進俄國的裝備和技術是最實惠不過的。中國施壓如此大的壓力,放出如此多的誘餌促使歐盟放棄軍事禁售,其主要目的並非急於要和歐盟國家作軍火交易,而是變相逼迫歐盟認可中國的人權狀況。其次是要對台灣施加心理上的影響,並間離歐美關係。在歐盟舉足輕重的德、法兩國雖早已明確表示要幫助中國實現解禁目標,但具體做為卻頗為有限,基本上僅限於言辭。英、意等國則態度曖昧,倒是以愛爾蘭為代表的一些小國鮮明地表示了反對的立場。德、法的做法明顯是自己做好人,把不能解禁的責任推給他國。英、意不情願,卻又不想公開得罪中國,因而愛爾蘭等小國的立場反倒是至關重要並將起決定性作用。這些小國在歐、中關係中的利益小、顧慮少,往往更能代表歐洲的正義和良知。另一個重要的制約因素是美國。隨著北約最近的東擴和與美國保持良好關係的十國加入歐盟,美國對歐洲事務的影響力有了明顯的增加,美國與歐洲雖常有利益上的摩擦,但美、歐畢竟是真正意義上的戰略盟友,這種盟友關係是以共同的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為基礎並經過了冷戰時期的考驗。而促使中國改進人權狀況,維護台海兩岸關係的現狀正是美國國際戰略的重點所在,任何改變台海軍事平衡的做法都不符合美國的利益。德、法由於伊拉克的事情和美國的關係已非常緊張,如果在此問題上再刺激美國,無疑會使本已緊張的關係火上澆油,這是德、法並不樂見的,因此表面積極,暗地消極的做法也就不難理解了。另外維持武器禁售在歐盟內部有著強大的民意基礎。在施羅德訪問北京表示了有意幫中國解禁的想法後,德國議會馬上以壓倒性的多數通過了反對的決議。隨後歐盟議會也以全票贊成通過了類似的決議,雖然決議對歐盟執委會並不具有約束力,但所反映出的民意對歐盟的最後決定肯定會產生相當的影響。根據以上分析可以斷定,中國希望歐盟在短時期內解除軍售禁令的目標很難實現。如果中國真想達成此一目標,就應該按中、歐聯合新聞公報中所表示的那樣,盡快批准聯合國《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並切實實行,而不是將其當作欺瞞國際輿論的幌子。在歐盟還維持著對中國制裁的情況下,哪裡會有什麼戰略夥伴關係,而缺少軍事方面的合作,所謂「全面的戰略夥伴關係」則更是欺人之談。

在認定中國為完全市場經濟國家方面,溫家寶得到的僅僅是普羅迪承諾今年六月底之前完成一份初步的評估報告。既然是評估就要依據一定的原則和標準,而用純西方的標準來審視中國的市場化程度,必定會產生許多困惑。首先中國自我定義的是 : 「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國特色和社會主義都表現在哪些方面?這個問題連中國自己都說不清楚。人們只好從中國經濟明顯不同於西方市場經濟的哪些特點進行推敲。最大的不同就是中國共產黨這樣一個政治組織不但掌握著全部的政治資源,而且對經濟活動也有著決定性的控制能力。黨的組織網絡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所有領域,就連私營和外資企業中都及時地建立了共產黨的基層組織。中國自改革開放初期就強調要將黨、政分開。可在憲法明文賦予共產黨萬年執政黨地位的情況下,誰能相信黨、政能夠真正分開呢?在中國,權力對經濟的干預無所不在。由於土地的全部國有化,因而在房地產市場上權力的介入尤為突出,為此已導致了嚴重的社會衝突。轟動世界的上海周正義案只不過是冰山一角而已。就在筆者寫此稿的同時,北京的警察正在強行驅趕因對強行拆遷不滿而聚集在北京市委門前的群眾。人們不去市政府而是去市黨委剛好印證了筆者上面的論斷,在老百姓的印象中,黨一向是高於政府的。一個健全的市場經濟必須有一個獨立的、完整的司法體系作保證。共產黨對立法和司法的全面控制使司法獨立在中國根本就是一句空話。民眾去黨政機關請願,甚至採用極端手段表達不滿的事之所以天天都有發生,正是對司法公正的不信任所造成的。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經濟上有了長足發展,但由於沒有相應的政治制度改革,弱勢群體的利益長期被忽視,貧富差距極度擴大,社會矛盾日益尖銳。而共產黨為了給自己奪取政權和長期執政披上合法的外衣,又絕不可能放棄實現共產主義的最高政治綱領。因而在有著深厚「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傳統思想資源的社會中,當社會矛盾總爆發之時,一個以「均貧富,再次剝奪剝奪者」為號召的左派集團再次取得共產黨領導權上台執政情況的發生,絕非是危言聳聽,而是有著非常現實的可能。君不見毛澤東去世近三十年後,他的陰影依然籠罩著中華大地。假如你是一個來華投資的外國老闆,當得知你的企業內部有這樣一個組織,其成員都曾宣誓為消滅你這樣的剝削階級,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奮鬥終生,你又會作何感想呢?因此在評估中國經濟市場化程度時,最重要的是要看中國的市場經濟是否有堅實的社會制度作保障。西方國家長期實行的、與市場經濟相配套的、經歷了歷史檢驗的議會民主制度,在中國共產黨那裡卻被視為洪水猛獸,避之唯恐不及。在公開宣示的近期和長期政治改革目標中都將其排除在外。在此背景下,如果歐盟在評估時不被短期的功利所迷惑,僅憑這一點中國就絕對過不了關。

溫家寶出訪的一大特點是把國內的親民秀照搬到國外。這次也不例外,每到一地必定要和當地華人見面。談話內容卻都是些老生常談,無非是祖國的大好形勢,黨如何重視關心海外同胞,祖國要統一等等,當然作為點綴,一定少不了談些問題和困難。此行中唯一引起外界關注的是關於制定「統一法」的談話,而本人認為在聽到那位熱心統一的愛國華人的建議之前,溫總理從來不知「統一法」為何物,只不過順嘴接了句話碴而已。為了這句話所引起的風波,回國後免不了要向老江、小胡檢討幾句。老生常談是對大陸人而言,對於要對中國做出判斷的歐盟政治領導者來說,這些對自己人的談話會比談判桌面上的那些官話更有價值。分析這些談話會使你們瞭解一個更加真實的中國。你們會發現在這些談話中,充斥著與你們格格不入,在冷戰中你們敵對方的意識形態。這些意識形態依然深深根植在中國第四代領導人的潛意識當中。被你們視為全面戰略夥伴的中國正是處於這樣一些人的領導之下!對本人來講,閱讀這些談話的最大收穫就是找到了已在中國氾濫成災,並必將危害世界的狂熱狹隘的民族主義的根源。試問溫總理,當你把熱愛祖國說成是最崇高的情感時 ,是否能體會到聆聽你演講的外籍華人的感受?你在逐步走向統一,民族國家意識已漸漸淡漠的歐洲,大談特談愛國主義就沒覺得有些不合時宜?愛國中暗含著愛黨的說教連香港人都不買賬,你拿這些破爛到歐洲推銷就沒有半點不好意思?難道駐德使館的同志沒有向你匯報德國某位議員因在國會說了句「我以生為一個德國人而自豪」的話,被知識界當作種族主義而群起攻之的事件?不過以你的境界即便知道了也無法理解,這樣的話語你一天不知要豪邁地重複多少遍!你以為愛國最崇高,而我卻以為愛親人、愛鄰居、愛不同膚色的他人、愛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都比愛祖國更為崇高。耶穌所說:「愛你的敵人」的崇高境界恐怕更是你這個共產黨人所難以領會的!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國和日本,敵乎?友乎?
人民的知情權在哪里?
韋拓:從下滑到坍塌 國足告別世界盃之路
林一山:被歷史選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