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波:虐囚案評論之五

——制度完善與歷史的道德方向

劉曉波

人氣 7
標籤:

【大紀元5月27日訊】在此次虐囚案中,美國展現給世界的是雙重形象:一面是美國軍人成爲迫害人權的罪犯,美國總統和國防部長等政要成爲美國輿論和世界輿論的衆矢之的。另一面是美國的普通士兵和新聞媒體再次成爲出色的人權衛士,同時也成爲人類良心的防線。也就是說,士兵喬•達比對醜聞的揭露,美國媒體對虐囚案的爆光和抨擊,國會和司法等機構迅速啓動的制度救濟,再次向全世界、特別是向那些正處在艱難轉型期的國家作出了偉大的示範:人性之惡、人權保護與制度健全之間的密切關係。

一方面,虐囚案讓全世界看到了制度失靈的教訓:人性之惡的難以根除,制度約束對遏制人性邪惡具有關鍵作用。一旦制度約束出現漏洞,人性之惡就將乘虛而入,特別是那些得到權力支撐的惡行,就會製造出人權災難。自由美國尚且出現這樣的人權醜聞,逞論其他威權國家和獨裁國家。

另一方面,虐囚案又讓全世界看到了制度救濟的有效:醜聞爆光後,美國的制度架構中的救濟機制迅速啓動,其中,媒體、國會和司法三大系統,負有監督政府和保障人權的主要責任。虐囚案來自人性之惡、政府管理的失職和軍隊的權力濫用等因素的綜合作用,對這一惡行的制度救濟,先是媒體爆光和輿論譴責,接著是國會議案和司法懲戒,全部針對政府及其政要和有關責任者。

虐囚案提請全世界注意:自由和人權的彌足珍貴,恰好與其的脆弱相當,特別是因人性之惡得不到及時有效的約束,就隨時可能因制度的縱容或漏洞而遭到踐踏。因爲,人類無法徹底根除人性之惡,也無法通過全盤革命來再造新人,更無法創造完美的制度,而只能寄希望於制度的不斷完善,即寄希望於事前預防和事後救濟的不斷完善,來保障人權和約束人性之惡。特別是對權力之惡的制度化約束尤爲重要。

更進一步講,保護人權也要寄希望于道德自律水平的不斷提高,不僅是個人道德,更是國家的爲政之德。在世界性的歷史發展的過程中,人類只有不斷地校正歷史發展的道德方向,才能不斷縮小人類中的邪惡力量作惡的頻率和範圍。無論科技多麽發達、財富多麽豐富、生活多麽優裕,失去道德方向的人類都將鑄成災難。技術和政治是否能夠改善人類的生存質量,關鍵在於人類在道德上的抉擇是否能夠爲其提供正確方向。因爲歷史的教訓已經重復過多次:失去了正確道德方向的人類,既可以利用最先進的技術爲惡,也可以鑽政治制度的漏洞爲惡,或借助於制度來大規模地作惡,最可怕的人權大災難,大都是邪惡制度和先進技術合謀製造的。所以,只有建基於人權至上的道德及其真理,才能爲技術和政治提供爲善的正當性和不可戰勝的力量。

從根本上講,在當今世界,現代意義上的貧困,絕非單純的資源匱乏、産出萎縮和供給不足,而更多的是制度貧困導致的自由匱乏和人權貧困;最大的分配不公,也決非經濟收入的懸殊,而是權利分配的嚴重不平等。儘管世界性的自由化和民主化大潮已經不可阻擋,但是,仍然有大量人口生活在獨裁或半獨裁之下,自由國家的人權保護制度也還有諸多不盡人意之處,所以,如何通過制度的變革和改良來促進權利平等的最大化,無疑是人類必須面對的最大挑戰。

沒有完美的人性,也不可能有完美的制度,而只能寄希望於制度的不斷完善和道德的不斷進步。對於人權保障來說:

憲政民主不是萬能的,但沒有憲政民主卻是萬萬不能的。

走向自由的歷史不是直線的,但失去自由引導的歷史必定誤入歧途。

2004年5月25日於北京家中

(5/26/2004)

──轉自《觀察》(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劉曉波:依法治港的實質是「惡法治港」
【專欄】劉曉波:在大陸,五一是誰的節日?
【專欄】劉曉波:向死於恐怖襲擊的同胞致哀
劉曉波: 傾聽林昭的遺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