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方媒體分析國際油價攀高四大原因

標籤:

【大紀元5月9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九日電)人民日報今天發表經濟分析文章指出,油價節節攀升原因包括世界石油需求增加、原油庫存減少、石油輸出國組織限產保價、國際市場投機操作等四大原因。

近來國際市場上石油價格不斷攀升。五月七日,紐約商品交易所六月份交貨的原油價格一度漲至每桶四十點零五美元。收市時油價雖然回落到每桶三十九點九三美元,但仍為十三年來的最高水平。紐約商品交易所汽油期貨價格也上漲百分之二點七,達到每加侖一點三四美元,是一九八四年十二月開始交易以來的最高價位。

文章認為,油價節節攀升,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世界石油需求增加。目前世界經濟走向復甦,國際原油市場需求明顯增長。國際能源機構預測,二00四年世界石油需求將每日增加一百六十五萬桶,世界石油日消費量將達七千九百九十萬桶。美國能源部的預測也認為,二00四—二00五年,世界石油需求的增幅可能超過百分之二。

其二,原油庫存減少。今年一月底,西方國家商業原油庫存下降到二十四點九四億桶,僅相當於五十一天的消費量。美國商業石油庫存量則降到一九七五年以來的最低點。國際能源組織對此敲響了警鐘:石油庫存的下降,加劇了現貨市場供應短缺和價格反復無常的危險。

其三,歐佩克(石油輸出國組織)限產保價。半年多來,歐佩克已經兩次減產:第一次是去年九月二日,決定原油日產量減少九十萬桶,盡管並未全部執行,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國際油價一直呈震蕩攀升之勢;第二次是從四月一日起將其原油日產量減少一百萬桶,並要求成員國立即停止超配額的原油生產。

其四,國際石油市場的投機行為增加油價壓力。石油市場背後的期貨投機,往往是操縱油價漲落的「看不見的手」。在國際原油期貨市場和現貨市場,有巨額國際游資進行倒買倒賣,牟取暴利,目前石油期貨交易量約比現貨交易量大幾倍。在原油期貨市場上,真正的需求交易只佔貿易總量的百分之三十,而百分之七十的交易屬套利交易。

此外地緣政治因素對油價的影響也在加重。世界重要產油區中東局勢的動蕩以及國際恐怖主義活動也使攀升中的油價雪上加霜。

文章引述最新市場預測,石油的高價位可能要保持到今年秋季。歐佩克主席、印度尼西亞能源和礦產資源部長普爾諾莫‧尤斯吉安托羅表示,未來石油目標價格將有可能由原來的二十二至二十八美元提高到三十二至三十四美元。盡管一些成員國對此仍有不同看法,但總的看來,正如專家所指出的那樣,在可預見的未來,世界油價回落的空間不大,昔日的低油價恐難再現。據分析,未來幾周內如果原油價格居高不下,本月末的歐佩克部長級非正式會議就可能會考慮增產,以控制油價上漲,避免給全球經濟帶來更多不利影響。

相關新聞
【翻牆必看】中國「絕望世代」的背後
蒙古國知名歌手演出被中共取消
胡錫進炒股一年虧逾7萬 引熱議
中國經濟低迷 物流倉庫和工業園區大量空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