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傅國湧:龍應台終於為「六四」說話了

傅國湧

人氣 10
標籤:

【大紀元6月10日訊】4月初,我曾寫過一篇《這個樣子的龍應台何時下課?》的小文,其中有這樣一段話:「口口聲聲自稱『中華知識份子』的龍應台,面對大陸現實時所表現出的冷漠、無知和無情,甚至以『不瞭解』為由為自己的『雙重標準』辯護,確實讓人驚訝。她可以為『二二八』寫十篇文章,但時至今日始終對『六四』一言不發,保持沉默。同是女性,她可否為淚已流乾的『天安門母親』仗義說一句。」

兩個月後,在漢語文化圈聲名顯赫的龍應台終於打破15年來的沉默,首次公開發表了她為「六四」執言的文章《誰,不是天安門母親?──獻給丁子霖》,她還說「六四」之夜她會去香港維多利亞花園點燃蠟燭,帶著她十五歲的孩子。

我並不認為我先前對她的批評有甚麼不當,正如我必須寫下這篇小文向她表示敬意一樣。她在文章中所表達的內容也證實了她15年來的冷漠、沉默並不是因為「不瞭解」,從北京的天安門廣場到東柏林的亞歷山大廣場、莫斯科的紅廣場,她對15年前的歷史體會很深,而且曾親臨現場,目睹了柏林牆的倒塌。她不說話,決不是因為不瞭解。是因為怯懦、恐懼,還是其他甚麼原因,我們無法猜測,也無須猜測。

不久以前,龍應台發表為台灣民主辯護的文章,涉及對大陸的批評,就讓部份自由派知識份子開始另眼相看。曾與龍應台有過交流的學者說,她非常在意大陸知識份子對她的看法,特別在意對她的批評。今天,當她終於公開說出「『六四』屠殺代表權力的野蠻,理性的喪失,人性的沉淪」這句話時,她開始為自己15年來的苟活感到羞愧:「對於那些死難的人,我們已經慚愧地苟活;對於那些在各個角落裡用各自的方法在抵抗權力粗暴、創造心靈自由的人,孩子,我更覺得徹底地謙卑。」我相信這句話不僅是對她15歲的孩子說的,也是對所有人說的。因為她深知「唯一安全的社會,是一個人人都願意承擔的社會,否則,我們都會在危險中、恐懼中苟活。」在「慚愧」、「謙卑」之後需要的是「承擔」,是真正承擔起一個知識份子的責任,是直面歷史,說出真相,不苟且,不虛飾,不媚權,不媚俗,始終對權勢力量保持清醒的獨立批判,向一切社會不義說不,這比不著邊際地空談、奢談甚麼「民主」、「全球化」概念重要一萬倍。沒有千千萬萬人前仆後繼地「抗議過、奮鬥過、爭取過、犧牲過」,甚麼「民主」、「全球化」都不會變成生活的現實。

15年後的「六四」之夜,龍應台點燃的「燭光」有沒有可能再次成為一把「野火」,不是在小小的孤島上,而是在她的文化根系所在的古老大陸。對她而言,邁出這一步並不需要太大的勇氣,也沒有多少風險,充其量失去在大陸到處做座上客、扮演高等華人角色的機會,那樣一個龍應台的退場,未嚐不是龍應台的大幸,出現在世人面前的將是一個真正傲然獨立的龍應台,一個名副其實的中華知識份子。我們有理由如此期待龍應台嗎?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金鍾:和龍應台對話
龍應台:向核心價值邁進超越臺灣主義
劉檸:中國公民  你爲什麽不搓火
龍應台 :誰  不是天安門母親?──獻給丁子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