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例荔枝雜交新種更優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6月16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楊雅民╱台北報導〕農委會農業試驗所歷經十七年的努力,昨天宣佈成功以「黑葉」荔枝當母本、「玉荷包」當父本,採人工雜交授粉方式,育成荔枝新品種「台農一號」,成為全球第一例雜交育種成功的荔枝「混血兒」。

農委會主委李金龍表示,新育成的「台農一號」,同時擁有黑葉與玉荷包荔枝品種的優點,成熟時果皮綠中帶紅、果肉甜中帶酸、果核小,品質媲美玉荷包,每公頃產量則高達一萬二千公斤,遠高於黑葉每公頃生產五千公斤,且無隔年結果現象,產量穩定。

農委會農業試驗所所長林俊義表示,「台農一號」荔枝去年試賣後,每台斤價格達七十元,高於黑葉每四台斤一百元。由於目前該品種還在雲林、高雄兩地試驗,全台種植的不到一百棵,產品預計明年年中才能上市,三年至五年後才能量產。

林俊義表示,農試所是在民國七十六年以黑葉為母本、玉荷包為父本,進行人工雜交授粉後,取得種子在果園中進行實生苗培育,並於八十三年至八十五年從一百一十九個實生苗品系中,選拔出「76-C-2」的優良品系進行果實特性、產量比較試驗,對照品種為黑葉。

投入「台農一號」研究的農試所嘉義分所副研究員張哲瑋表示,從研究到現在,至少種植了七千棵以上的荔枝苗,再從七千棵的實生苗裡慢慢地挑選出最適合的品種。並於八十六年將精選出的品種,在中部的雲林縣古坑鄉和南部的高雄縣大樹鄉試種,古坑率先試驗成功,產期南部是在五月下旬、中部在六月上旬,量產後可與黑葉產期集中在六月中旬互補,有效調節荔枝產期過於集中、供需失衡的問題。

李金龍並強調,台灣黑葉目前外銷至日本,價格整整比中國外銷日本的荔枝高出一倍,可見台灣荔枝品質已深受國際間肯定;一旦「台農一號」順利量產後,屆時可取代部份黑葉荔枝,以技術領先的優勢在日本市場贏得當地消費者青睞,提高農民收益。

除了通過命名的「台農一號」外,農委會也計劃為該辛苦育種成功的荔枝取個炫一點的名字,初步選定「綠寶石」、「綠寶」、「翠玉」與「翠綠」,在網址http://www.coa.gov.tw開放民眾票選。

相關新聞
高縣大樹荔枝玉荷包透過百貨通路行銷
大陸廣州七旬老翁吃太多荔枝昏倒
廣東荔枝產量近百萬噸  荔農憂心增產不增收
周清玉盼防治黑角舞蛾 農委會承諾補助農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