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清漣:經濟降溫背後中央與地方的利益搏弈

何清漣

人氣 11
標籤:

【大紀元7月10日訊】自從中國政府宣佈實施宏觀經濟調控以來,與中國經濟來往較多的國家都將心提到嗓子眼上。但國際社會的中國問題觀察家們也許沒有意識到,這一輪宏觀調控起因於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之間的利益衝突。正因如此,在這次調控中,儘管中央政府猛踩剎車,但地方政府仍在增加車速。

今年前5個月,中央項目投資增長不到5%,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地方項目投資增長40%以上。在31個省區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居全國前5位的,分別是江蘇、廣東、浙江、山東、上海,占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的48%;內蒙古、安徽、重慶、陝西、新疆等地的投資總額雖然不及沿海省市,但投資的增長率比沿海省市還高,達到60%以上。這條消息並非孤證,因為還有一條來自國土資源部的消息作為佐證:中國經濟發展當前主要依靠政府投資或政府引導投資,在過熱的行業中大多有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的影子,根子在地方政府。

不過,國土資源部這條消息有點只考慮自家損失,不計算他人利害的意思。因為事實證明,過熱的行業中確實有地方政府的影子,但在這次宏觀調控中「受害」的主體卻並非只有國有企業。

汽車行業雪崩,外商痛苦不已

這次調控的重點並非汽車行業,但汽車行業卻在這次調控中最先露出敗像。

就在去年,全世界各國的汽車生產商還將中國作為一個投資的理想國度。一方面是因為這個國度的31個省區當中,有25個省區將汽車行業作為本省的支柱產業,對投資者鼓勵有加,且有各種優惠政策;另一方面,從世界範圍來看,全球汽車生產處於供過於求狀態,只有中國汽車市場還是個獲取高額利潤的地方,有數據表明,2002年中國汽車業平均利潤率為28.45%(業內估計在30%-35%之間)。

高額利潤吸引之下,大批國際汽車製造商從2002年開始在中國投資或擴大生產規模。更何況,中國汽車業獲利的門道不止汽車本身,還有進口零部件費用,資本增值費用,知識產權轉讓費等,這些都是暴利的來源。就在三個月前,一些市場調查還喜滋滋地宣佈:中國汽車年產銷量已經突破400萬大關,成為世界第四大製造國,第三大銷售市場,而且,汽車年產銷量仍在以兩位數猛長。全國整車製造企業也從10多家劇增到120多家,汽車業已成為拉動中國國民經濟發展最重要的產業之一。反映到證券市場上,汽車股漲勢喜人。

也就在兩個多月以前,中國的民族主義者還在為中國「自主品牌」(即中國產)的汽車在國內市場上沒能切到一塊蛋糕憤怒不已,他們指出一個事實,在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大街上,德國大眾(Volkswagen)、奧迪(Audi),美國通用(GM),日本本田(Honda)、豐田(Toyota),法國雪鐵龍(Citroen)等國際品牌的車型佔據絕對優勢,而曾經長期令中國人自豪的「紅旗」、「上海」牌小汽車,不是被「邊緣化」,屈居驥尾狀態,就是從市場上徹底銷聲匿跡。

但從4月底開始,日本、德國、美國、南韓等國的汽車商卻再也笑不出來,因為中國汽車價格全線崩盤,中國車市低迷已成定局,剛剛過去的5月,被汽車業稱之為「黑色的五月」。一方面,該月一份統計顯示,轎車產量連續第二個月下降,轎車生產增長速度25個月以來首次低於整個汽車業的增長速度,另一方面銷量也遭遇了「滑鐵盧」,5月銷量比4月份大幅減少19.4%。而同期的庫存卻節節攀昇,開始接近去年曆史最高的13萬輛。其中,上海「大眾」車庫存最高約為3萬輛,一汽「大眾」車庫存為1.5萬輛,上海「通用」車庫存為1萬輛,三大巨頭庫存都超過1萬輛。而整個行業庫存積壓佔到總產量的10%以上。

在庫存迅速增加,銷售連續下滑的情況下,許多廠家都於5月開始醞釀價格戰,而上海「通用」5月中旬的大幅降價行動的明顯收效,無疑堅定了轎車行業降價的決心。其中降價幅度最大的是佳美2.4L(日本),高達9萬元,最低的為愛麗捨,也達1.2萬元,大多降幅在兩萬元以上。

這個行業發生雪崩,受害者主要是外資企業。不過如果他們要將「雪崩」歸因於中國政府,卻有點所責非人。中國的宏觀調控並非汽車行業雪崩的根本原因,但宏觀調控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卻最先在這個大部份中國人無法光顧的「奢侈品行業」中反映出來。其原因非常簡單:投資商的市場預測是建立在對中國經濟泡沫的估計上的。對於熟悉中國汽車行業投資過度與中國公眾購買力的人來說,汽車行業發生雪崩狀況倒也並非意外,令人奇怪的是這些投資商的投資預測是如何做出來的。

這些投資項目分析的具體背景筆者自然不清楚,但有些情況可聊做參考。筆者曾在德國碰到過一位來自漢諾弗某保險公司的高級主管,他向筆者談到,他受命調查中國再保險市場狀況好幾年了,始終不覺得中國的再保險業務有好的前景。但他的老闆卻對他下了死命令,必須論證出中國市場的美好前景,否則就炒他的魷魚。類似於此的故事,筆者在美國也聽到過兩例。

如果其他外資公司的市場分析也服從於老闆的壓力,這樣的投資報告自然就會帶來汽車行業這樣的結果。

房地產公司將大量淘汰出局

中國人至今對1993年朱鎔基操刀的那次宏觀調控心有餘悸,因為那次宏觀調控中,朱鎔基大砍項目,砍得一路鬼哭狼嚎,導致市場長期低迷。這次調控與那次調控的主要目標一樣,仍然針對房地產業。政府與政府主導的市場不斷重複犯同樣的錯誤,這倒真是市場經濟體制國家從未有過的現象。

據業內人士形容,過去5年是中國房地產行業的「井噴時代」 ,存在極為嚴重的「泡沫」化現象:第一,從1999年以來,中國房地產開發投資持續超高速增長,僅2003年一年,房地產開發投資額突破1萬億元大關,增速達到了29.7%,今年第一季度,房地產開發投資更上一層樓,同比增長率達到了41.1%。第二,房地產開發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例過高,2003年高達23.7%,比國際通常水平10%~15%高出近10個百分點。有些大城市尤其高,如上海市為40.7%,北京市為60.5%。第三,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遠高於GDP增速。近三年來房地產開發投資規模平均以25.6%的高速增長,為GDP平均增速的3倍左右,房地產投資占GDP的比重也在逐年遞增, 2003年高達8.7%,年均增長約1個百分點,明顯高出國際一般水平(5%左右)。

房地產之所以能夠熱起來,首先與銀行過度放貸有關。據金融機構總體測算,2000年至2003年中國房地產開發投資資金約有45%來自銀行貸款(2002年末,房地產貸款占房地產開發投資的比重為49.76%),事實上,中國政府早已從各地狂熱的房地產貨幣信貸增長中「嗅」出了房地產催生的「泡沫」及泡沫下隱含的金融風險。央行從1998年開始,相繼發佈了6個關於房地產信貸的文件,涉及個人住房抵押貸款、開發商貸款與建築企業流動資金貸款等。但現在央行的權威性無法與以前相比,地方政府一直在強力干預銀行的放貸業務,用各種辦法迫使地方銀行放款給房地產企業。

有關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國房地產信貸業務一直呈現高速發展態勢,房地產貸款餘額從1998年末的3,106億元急速放大至2003年9月末的21,327億元。房貸業務的「瘋狂」增長可以說已到了央行所無法忍受的地步,今年來,在不到半年時間內,央行及各大商業銀行對房貸幾度收口,使房地產市場波瀾迭起,危機四伏。

其次則與中國地方政府的腐敗行為有關。據國土資源部執法監察局提供的數字,2000年至2002年,全國共立案查處土地違法案件40多萬件,其中鄉級以上地方政府與企事業單位為大違法事件的主角,而企事業單位的違法行為,又多與地方政府違法行為有關。國土資源部去年底以來公佈的9起重大土地違法案件中,8起為政府違 法。2003年一年,全國共查處了土地違法案件近13萬件。這些土地交易當中充滿了腐敗,如2003年一季度,全國有償出讓土地53萬畝,其中通過招標拍賣掛牌方式出讓的比例只有26%,其他都是販給了「有關係」的土地販子。

這些土地販子囤積了大量的地皮,進行「黑市」交易,謀取暴利。國土資源部還發佈了一個數據:截至2003年,國家土地儲備170萬畝,囤積在開發商手中、沒有開發的就有70萬畝。每一個官員與房地產開發商致富的方式可能不盡相同,但可以肯定的是,號稱「第三輪新圈地運動」的房地產開發熱造就了許多中國新富。

據預測,這次宏觀調控以後,將有80%的房地產公司破產並消失。儘管近些年來中國「房價收入比」(即房地產價格與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有逐步下降的趨勢,但目前仍高達8.34倍(實際數字肯定比這個官方數字要高),遠遠超過發達國家如美國、歐洲諸國。一個只有供給,沒有需求的市場絕對不會持久。目前,在不少城市上空的空氣中似乎已散發著1993年房地產釜底抽薪的殘酷味道,與房地產有關的人士都在戰戰兢兢地觀望與擔憂:中國房地產市場10年前的那一場「地產災難」會否重演?

鋼鐵水泥等行業將形成新的銀行壞帳

房地產是個產業鏈條相當長的行業,過去幾年來,由於房地產的爆炸式增長,也帶動鋼鐵、水泥等行業過快增長。

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年初就被「叫停」的鋼鐵、水泥、電解鋁這三大行業的投資增速呈明顯下降態勢。據稱,與這三個行業去年全年96.2%、113.4%和86.6%的增長速度相比,今年前5個月,鋼鐵、水泥和電解鋁的投資分別只增長76.6%、55.3%和38%,算是標識「調控成功」。

不過上述數據玩了一個障眼法,因為這是與去年同期相比而得出「增長速度有所降緩」的結論,其實整個行業的投資增長還是非常驚人。中國人民銀行「2004年第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2003年中國鋼鐵投資增長96.6%,鋼鐵產量首次超過了2億噸,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鋼產量突破2億噸的國家。2004年年第一季度,鋼鐵投資又增長107.2%。該報告說,截至去年,中國已連續7年成為世界第一產鋼大國。

在鋼鐵生產的強勁推動下,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預計到2005年底,中國鋼鐵生產能力將大大超過市場需求。鋼鐵行業目前的資產負債率為46%,據央行(中國人民銀行)調查,截至2月末,電解鋁、鋼鐵、水泥三大行業投資項目中,42%的資金來自銀行貸款,其中30%直接來自銀行貸款,另有12%通過企業自籌間接來自銀行貸款。這三大行業的資產負債率均在45%以上。鋼鐵等三大行業與中國國有銀行之間的這種借貸關係,預示著這輪宏觀調控,必將導致銀行形成新的壞帳。

民營企業資金鏈條的斷裂

正如筆者在以前的一篇分析中所談的那樣,在這一輪經濟過熱中,中國的民營企業成了推動過熱的一個重要角色。去年中國完成的11.7萬億元的GDP總量中,私營資本貢獻率為25%左右,國有經濟與私營經濟相當,其他30%以上是「混合經濟」(各種股份公司與混合所有制企業),另有約20%是三資企業。

中國經濟多年以來平均以9%的速度高速成長,其中非國有經濟貢獻了六七個百分點。這次宏觀調控中,中國四大銀行的政策是只支持國內8家國有鋼鐵企業,對民營鋼鐵企業採用的手段是只收不貸。

時論認為,鋼鐵投資過熱,主要是來自於民營企業,民營鋼鐵企業成為中國輿論批判鋼鐵過熱的靶子,南京「鐵本」是宏觀調控中受到清理整頓的第一個項目,據說總損失達50億元以上。還有一些著名的民營企業,如寧波的建龍集團,上海的復星,東方希望集團劉永行電解鋁項目,以及新疆的德隆,目前都處在調控的衝擊波下。這些民營企業充滿苦澀地抱怨「資金鏈斷裂」帶來的可怕後果,申訴著「不能只有國有企業能用銀行的錢,民營企業就不能借銀行的錢」。

中央與地方政府,誰將成為贏家?

這一輪宏觀調控的波及面遠遠不止這些,只不過是受需求彈性的影響,奢侈品行業及沒有有效需求的行業發作得早,而生產必需品的行業發作得晚些而已。本來就已經萎靡不振的中國股市受到調控的影響,更是每下愈況。 有趣的是,中國政府目前正在大張旗鼓地與美國爭論自己的「市場經濟地位」,但這種宏觀調控卻真的不是市場經濟體制國家的政府行為。

中國經濟改革的主線之一就是中央對地方放權讓利。20多年來,中央政府一直面臨著一個兩難問題:一是市場經濟的內在需要迫使中央必須放權,而中央對地方政府績效(亦即官員政績)的評估,主要依據是地方政府經濟發展的各種指標,最典型的就是GDP的增長數據。而另一個是放權之後,中央如何控制地方勢力的崛起。稅收分享只是博弈的內容之一,更重要的是地方政府無視中央的規定非法汲取資源,按照自身的短期利益去發展經濟,這就導致中國出現所謂「經濟過熱」現象。

從中國已經有過的幾次宏觀調控來看,實施調控的原因都是中央政府對經濟現狀不滿,想通過宏觀調控來形成新的利益格局。中國經濟改革的主線之一就是中央對地方放權讓利。20多年來,中央政府一直面臨著一個兩難問題:一是市場經濟的內在需要迫使中央必須放權,而中央對地方政府績效(亦即官員政績)的評估,主要依據是地方政府經濟發展的各種指標,最典型的就是GDP的增長數據。而另一個是放權之後,中央如何控制地方勢力的崛起。稅收分享只是博弈的內容之一,更重要的是地方政府無視中央的規定非法汲取資源,按照自身的短期利益去發展經濟,這就導致中國出現所謂「經濟過熱」現象。

目前這一輪宏觀調控的起因是過去幾年來,地方政府、企業(包括民營在內)與銀行為了滿足自己的利益需求(比如大量上馬一些行業可以虛飾政績,在土地交易與銀行放貸過程中的腐敗行為可以中飽私囊等),聯合起來「對付」中央,導致中國一些產業投資過度,產業結構出現了嚴重的問題。從上述產業的產能過剩狀況及資金來源多來自於銀行貸款來看,中國政府無論實施宏觀調控與否,最終都會形成大量的銀行壞賬呆帳。

區別只在於,中央政府不及時實施宏觀調控,這些壞帳呆帳全部由中央銀行「買單」──這種「單」中央銀行已經買過好幾次,從1998年到2003年之間,中國政府就曾三次向中國、工商、建設、農業四大國有銀行大規模注資,總數目約為2,400億美元。但並未減少金融系統的呆帳爛帳,都是前清後欠;而實施宏觀調控,所帶來的損失和成本則幾乎完全由地方與企業本身來承擔。

可以說,這一輪中國的宏觀調控,完全是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之間為了利益在展開搏奕,而這一輪宏觀調控有效與否,不僅要看調控目標是否能夠達到,在很大程度上還要看中央政府算計的「遠期成本」與地方政府能夠承受的「即期成本」誰高誰低。從中央投資減速,但地方投資卻還在迅速增長這點來看,地方政府似乎沒那麼聽話,對中央政令有點陽奉陰違。

目前中央投資收縮,地方投資還在增長這一趨勢,只不過是這一輪中央與地方政府搏奕的即期結果而已。在中國,這種中央與地方的利益博奕既不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只要中國的政治體制不變,這種博奕還會繼續下去。

為甚麼到中國的投資者都容易「頭腦發熱」?

這次宏觀調控顯示:在中國這塊土地上,無論是外資還是中國本土資本,投資風險都非常大。這種風險不僅僅因為中國的制度環境,即中國並非真正的市場經濟體制,來自政府的干預時時存在,還因為投資者本身的投資決策多少有點盲目「跟風」。中國的國有企業的經理廠長無須承擔投資失敗的風險,缺乏投資理性是題中應有之義,但如今在中國的外國資本與民營資本為甚麼也如此缺乏投資理性?如果說中國投資者(包括民營企業在內)是因為他們可以從國有銀行借貸,那麼外資企業又為何趨之若鶩?

只有一個解釋,中國政府在宣傳自己的國家形象方面獲得了極大成功,而「宣傳」的主要功能,就是將本來不存在的事情說成一個讓大家都相信的「既存事實」。筆者相信,所有去中國的投資者一定都認準一點,即中國是個淘金者的天堂。在歐洲與美國,筆者聽到的與見到的說法,都是「經濟成長在中國」。而相信這一神話的投資者們,也自有其利益考慮,至於能否實現利益則是另一個話題了。

筆者相信,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中國是淘金者的天堂」這一神話,還會吸引著許多外商前仆後繼。目前,中國是「市場經濟體制國家」只不過是宣傳的一個重要環節而已。

至於中國是不是市場經濟體制國家,也不是自己堅持就能夠算數。所謂市場經濟應該有兩條判別標準:其一,市場經濟特徵最本質的特徵是由市場配置資源,而不是由政府配置資源。其二是在市場經濟國家中,政府只是遊戲規則的制定者,遊戲的裁判者,但絕對不能下場參加遊戲。

而中國政府這兩條上的做法頗有「中國特色」,首先,中國政府至今仍然在資源配置中居於舉足輕重的關鍵位置,任何資源包括土地在內,只要政府願意,不管由誰擁有,政府一個文件下來,就可以對資源重新配置,哪怕將資源原來的擁有者弄得家破人亡亦在所不惜。其次,中國政府在經濟活動中充當「一身而三任」的角色:不僅是遊戲規則的制定者和遊戲的裁判者,同時還是主要的參賽者。而且只要有政治利益集團參賽,遊戲規則隨時會發生政策偏倚。@(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何清漣談中國經濟降溫的實質
何清漣﹕中外學者如何分析中國經濟改革
何清漣:中國「精英」聯盟對未來的選擇
何清漣: 中國未來前途依賴于人民的覺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