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陽:所謂的無產階級革命學說立論是不准確的

九九重陽

標籤:

【大紀元7月28日訊】這個話題很大。但,絕非聳人聽聞。這裡只是一個清醒頭腦的領悟,也可以說是個人一生的思考。這裡試圖把它講清楚,若能澄清一些視聽,那是我的最大願望了。

我們這樣年紀的人,正所謂的長在紅旗下。從小就受馬列主義正統教育和熏陶。上小學時,家鄉解放了,當時學校有一門政治常識課,也是我們孩子們最愛聽的。當講到「按勞分配」時,心想太好了,公平;當講到「按需分配」時,就大惑不解了,課堂上也亂了套了,孩子們紛紛提出問題—-要汽車,行嗎?—-有;—-要飛機,—-有;—-一輛不夠,要一百輛,—-有;—-要一百架飛機,—-有,有的是,多的你不想再要了。孩子們漫天開價,老師們順嘴許諾,誰也不明白自己在幹甚麼,真有那個福氣嗎?我也不明白,真有那個時候嗎,要甚麼有甚麼?人的個人慾望能有滿足的時候嗎?

到後來上了大學,又在黨內受了多年教育可還是不懂。忙碌一生,到了晚年這個問題不但沒有解決,又生出來了許多新的問題,為甚麼叫做先進的理論會到處受挫?這個代表人民的制度怎麼鎮壓起人民來了?哪像說的那樣冠冕堂皇。它們的行為是見不得人的,全是黑匣子操作。中國的問題世上沒有一個人能看得準的,劉少奇一夕垮臺,周恩來的兩麵人格,胡錦濤的懦弱,酣睡掏鼻屎的軍委主席等等。不明白,就找點東西看看吧。不看還好,一看嚇一跳,一本小冊子(卻是列寧所著的馬列主義的經典——《馬克思主義的三個來源和三個組成部份》)就把馬列的革命理論的老底給戳穿了。這個革命理論的依椐是剝削。那麼馬克思,列寧是如何定義剝削的。列寧在這本《馬克思主義的三個來源和三個組成部份》(列寧烏.依.著莫斯科<政治文獻出版社>1975年出版,27頁*俄文版)中是這樣舉例計算剝削的:在《資本論》中馬克思指出:業主化6個小時的工資僱工給他幹了12個小時,這樣業主就佔有了工人6小時的剩餘勞動,其剝削率計算如下:12-6/6=100%。這裡我們不談剝削本身,但這種命題本身是不准確的。把生產過程中其餘兩個重要要素故意排斥在外就成了荒誕。一個能稱作理論的應該是非常嚴謹推理,且經過實踐考驗顛簸不破真理的體現。生產可以不要資本(廠房,機器工具,原材料,工資等)嗎?不能這樣認為吧。技術的投入和廠長拿工資也不能算剝削吧?這是不對的,起碼是不准確的。鄧小平首次發現了這個紕漏,率先在中國搞起改革。改革的重要內容有引進資金,技術和管理人材。還記得八十年代,渴望資金,我們對外資讓利,有所謂的『免三減五』政策,高薪外聘人材。實施了這些政策中國才有了改革開放的今天。

一個理論的依據若不准確,其後果是災難性的,由它派生出來的一切都是不合法的,不光彩的。是這個制度下一切罪惡的的根源。任何一件東西如果是不合法的,又想維護其存在只有靠鎮壓和欺騙。暴力和謊言就成了這個邪惡東西的兩個幫兇,它靠這兩件武器催生,也靠這兩件武器維持其生存。在邪惡囂張的地方街道都成了專政工具;那裏人人都生活在謊言中,都撒謊,都受騙。稱作革命者的黨員更受騙(這是我最不想挑明的)。那些人性尚存,確實是出生入死奮鬥一生的理想主義者受騙更深,被洗腦更慘。黨有句口號叫做『革命戰士一塊磚,那裏需要那裏搬』,黨有鐵的紀律—-『與中央保持一致』…。梢有不順眼的地方,哪個帽子都能扣到你的頭上。一次,一個黨員碰到我,見周圍沒有別人,叫住我:『傻子!我們入黨時真是坦蕩蕩的』。他死了,不知當時他感慨甚麼?也不知道那時是一種甚麼滋味?

就是這個學說煽動人們為奪回被剝削去的利益去革命。為個人利益驅動的行為是對『天下為公』的倒退。我們的祖先為我們創造過輝煌,曾有過『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最好時期。那是仁德的感昭。現在呀,現在是『打江山,坐江山』的天下,太子黨。不難理解黨的高位上有人竟不敢公佈自己財產,乃至他們的家屬。他們,包括他們的子女摞的太多了吧?它不是大叫『三個代表』嗎?為其暴政服務,這個學說煽動鬥爭哲學,把這看成是黨員的標準,你不鬥,斗慢了,說你不夠先鋒隊標準,黨內鬥,黨外鬥,上下鬥。講七斗八斗。其實這是有迕人的本性,妖化人類。能爬上高位的都是鬥爭的好手,惡鬥中的能人。是兇殘,奸詐,陰險的化身。

它的致命的地方是它們的一切是假的,它們的一切是偷來的。不合法性決定了它的反人民立場。殘暴是它們的本性,謊言是它們賴以生存的稻草。它們天天要撒謊,事事要撒謊。撒謊如同玩火,紙是包不住火的,玩大了,玩久了,玩火者必定要葬身火海!

九九重陽
04年7月改就。
@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劉再複:中國究竟有沒有大師
他們是受冤枉的嗎?
港議員:港人不只要麵包  更要尊嚴
《台灣新院士人物素描》陳永發 共黨研究權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