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vs新聞自由:香港面臨新議題

標籤:

【大紀元8月1日訊】(美國之音記者葉兵香港報導) 香港新聞界會晤廉政公署負責人,就多家報社日前遭搜查一事表達不滿和憂慮。與此同時,如何處理法治與新聞自由之間的衝突正在香港社會成為備受關注的議題。

*廉政公署搜查報社引起軒然大波*

香港廉政公署搜查報社追查消息來源的行動在香港新聞界引起了軒然大波。香港各新聞團體紛紛指責廉政公署搜查報館傷害了新聞自由和新聞專業守則。有團體指出,僅僅為了一個上市公司的經濟案件就對新聞單位進行這樣大規模的搜查是不必要的。香港法律界也有人表示,沒有足夠證據顯示廉政公署應該對報館採取搜查行動。

*黃鴻超向媒體解釋聽取意見*

正在外地休假的廉政公署專員黃鴻超聞訊提前趕回香港,並且主動約見新聞團體的代表,聽取批評意見。黃鴻超強調,廉政公署一向尊重新聞自由,也了解社會對新聞自由的重視。他把媒體形容為廉政公署在肅貪倡廉工作上的重要夥伴。他承諾在所有司法程序完結之後,在法律容許的情況下,向公眾解釋這次搜查行動的原因和法理依據。他表示希望以後可以有更多溝通,消除顧慮和誤解。黃鴻超還表示,廉政公署將研究外國在有關問題上的執法經驗。

*李祖澤:搜查報館踐踏新聞自由*

香港報業公會主席李祖澤認為搜查報館行動造成的影響很大。他說:“雖然廉政公署搜查報館的行動是合法的,但這是對新聞自由的踐踏。”

香港記者協會主席張炳玲表示,廉政公署沒能消除記者的疑慮,也沒有把新聞自由放在重要位置,反而將搜證作為重要議題。張炳玲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搜查報館行動衝擊了新聞從業人員保護資料來源的守則。她說:“如果我們沒辦法保護資料來源,就沒有人再願意把消息告訴記者,最後受害的還是所有香港市民。”

這位記者協會的負責人指責廉政公署查抄記者的電腦資料和筆記本,把記者當作搜集證據的工具。香港記者協會還建議當局修改法律,規定執法部門在申請法庭搜查令時,要跟報館代表一同到法庭對質。

*何亮亮:不適當時候的適當事*

時事評論員何亮亮表示,廉政公署搜查報館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行動,被查抄的報館包括大公報等中資新聞單位,看來這並不是政治事件,只是單純的執法行動。

何亮亮說:“目前這樣查抄報館會不會影響香港的新聞自由,這個問題現在沒有辦法作一個準確的判斷。而且,我覺得比較客觀地說,廉政公署有他們的道理,而新聞媒體和報館也有他們的道理。這實際上是法律和輿論自由之間能不能尋求到平衡的一個問題。”

何亮亮指出,搜查報館行動適逢香港的新聞自由出現驚弓之鳥的氣氛而商業電台接連發生節目主持人封嘴事件的敏感時刻,董建華領導的特區政府在這個時候既不能責怪廉政公署又不能批評媒體,陷入不便表態的尷尬境地。何亮亮認為,廉政公署是在不適當的時候做了一件它自己認為適當的事。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日本軍旗服總策劃鄒雪被襲 趙薇否認教唆
香港派出歷來最多運動員 參加雅典奧運
商台解聘名嘴 新華社支持 港府迴避
大陸聊天網站禁用保釣等詞組 網友反彈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