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捕蟲樹分泌荷爾蒙 捕捉蚊蟲效果一流

人氣 49
標籤:

【大紀元8月1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楊勝裕新竹市11日電)夏日蚊蟲令人討厭,噴灑殺蟲劑又會污染環境,甚至對身體產生後遺症,但台南縣南元農場引進的南美洲肉食性捕蟲樹,除了能散發出致命荷爾蒙,引誘昆蟲停靠,再加以黏捕,並將小蟲分解為有機氮,既環保又可美化環境。

南元休閒農場營運部主任陳源彬今天致贈五百株捕蟲樹給新竹市立動物園。

陳源彬指出,捕蟲樹成樹樹幹直徑五十公分,高度十五公尺左右,生命力非常強,是一種生長在南美洲熱帶雨林的肉食性樹種,與艷紫荊同屬蘇木科,葉子與合歡一樣,晚上會閉合。

這種樹經歷長期演化,樹的莖、枝、幹等綠嫩部位,表皮會分泌一種對昆蟲產生致命吸引力的荷爾蒙成分黏液,引誘昆蟲停靠再予以黏捕,然後將昆蟲分解成有機氮,再吸收變成自身成長的氮肥。

陳源彬說,從南美洲引進捕蟲樹已五年,這次送給新竹市立動物園一百株,是農場繁殖的第二代,經他長期觀察,捕蟲樹雖是外來種,但對本土植物幾乎沒有任何侵略性,捕蟲尤其是捕蚊效果一流。新竹市政府今天決定大力推廣捕蟲樹,除了在動物園、高峰植物園及市立各級學校栽植,也接受公家機關、學校及社區公園申請,減少蚊蟲在社區滋長。

相關新聞
更年期荷爾蒙療法   醫生:利多於弊 
更年期荷爾蒙治療引爭議 國健局研究本土療法
女性一生的經期變化
台灣禿頭多? 120萬人面臨危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