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廚記》作者岳觀銘專訪

圓一個夢 闖一片天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9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辛幸報導)一個17歲少年放棄了一份獎學金。一個20歲青年寫了一封信回拒大學保留的名額。

這在一個人們祈求安居樂業、追求5C(CashCredit cardCondominiumCarCertificate)的時代裡,幾乎是天方夜譚。但更費解的是這個新加坡青年決定當個作家,而且是個華文作家,一個武俠小說作家。于是新加坡第一個長篇武俠小說作家誕生了。他就是《天廚記》的作者岳觀銘。

一個大好青年,一條康莊大道不走,為何要選擇這樣坎坷崎嶇的道路呢?

「其實我是經過一番思想掙扎的。我在高中一年級年底時,有一天我坐在華初(華中初級學院)的圖書館裡問自己,究竟我要的是什么?我的興趣是什么?我寫下了四項我想做的事:寫作、旅遊、舞蹈和室內設計。最后我決定了:寫作是我終身要發展的興趣,旅遊則是我要的生活方式。」

就這樣,岳觀銘懷著他的理想毅然走了17年。

他在服兵役期間就開始為《天廚記》寫下80頁的故事大綱;退役后,他存錢買機票孑然一身跑到紐約向出版社推薦英文作品;15年來他走遍大江南北。

岳觀銘說,當時他本來有機會拿獎學金去英國讀書,可是他知道大學文憑的這一切不是他要的。他喜歡讀書,可是他不要寫論文、寫報告;他要創作,書本是他吸取營養的所在。

也正是書改變了他的生命觀,使他做出了一般人想都沒想過的決定。

他說:「書本裡的許多話對我有很大的啟發。如: 『Every-one dies but not everyone lives(人人都會死去,但不是人人都有活過)』;『If you look back 20 years from now, have you lived 20 years or have you lived 1 year 20 times?(20年后回首,你是活了20年還是同一年活了20次)』」

*為自己的生命負責*

「畢竟到最后,我們都要為自己的生命負責。所以我決定去追逐我的夢想」

兒子選擇了很另類的志向,母親覺得他的夢想很不實際,曾經和他坐下來談,希望他先讀完大學。后來看到無法改變孩子的決定,母親妥協了。她給岳觀銘幾年的時間做他自己的事。

「她本來以為我兩三年后就會放棄。」但這一妥協就是17年。

「當初做這個決定時,其實我很內疚。高一時父親剛過世,母親接手他的生意。雖然母親說自己可以打理,可是如果我去公司幫忙,是可以幫忙減輕不少負擔的。但我還是做了一個比較自私的決定,我還是決定寫作出書」

17年來母親應該是接受了孩子的決定吧?

岳觀銘笑道:「她放棄了。」

十多年前,在一個老同學的聚會上,岳觀銘給自己設定了目標。
「二十二三歲時我定下一個目標,就是在20年后,要出版第一部書,從時間表來說,已經達到了目標。對我來說,這是第一步,可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替母親高興*

岳觀銘說:「我出書除了達到了自己定下的目標,自己高興,也替我母親高興。因為我對自己的決定、自己的能力,向來都很有信心,不過我母親感受不到這份信心。所以我的選擇一直讓她很擔心,這是我一直不能釋懷的事。現在出書至少有一點成績給她看,感覺上比較好一點。」

岳觀銘目前辭掉工作,專心在家寫《天廚記》的續作《蝠泣錄》,預料今年年底會完成。他透露,《天廚記》會有三部續集,合成《天廚》四部曲。

*不知我者 謂我何求?*

身邊的朋友不能理解岳觀銘的決定。當初,就有很多好友勸他不要走這條路。

「我的朋友們看我找的總是一些簡單工作,說我有underachiever mentality(弱者心態),問我為什么這么沒有志氣,不思進取?對我來說,寫作是我的志趣,對他們來說寫作只是我的嗜好。所以他們認為我是本末倒置。」

「但是我跟他們解釋:如果把世界上的人和工作都分成三個等級ABC,在理想的社會裡,能力最強的人A應該是做最難的工作A。我把自己看成是B等能力的人,我選擇做C等難度的工作。這樣一來,我的工作不需要太傷腦筋,工作之余我又有很多精神、精力去追求我認為我生命很重要的東西。」

岳觀銘說,對他來說,工作是為了體驗人生、為了收集寫作素材。他形容自己是個「traveller」。他是以旅遊的心態工作。當他去上班,尋求的不是什么滿足感,而是人生經驗。

岳觀銘在尼泊爾遇到一個法國人。這個人每年在法國工作3個月,然后帶著所有的錢到尼泊爾生活9個月。那個法國人承認,他的生活從經濟角度看是瘋狂、不理智的,可是他在尼泊爾的大自然生活中所得到的滿足感不是一般人能想像的。

岳觀銘說:「新加坡人把生命都投放在工作上,那只是生活方式的一種,未必是最正確的,也未必是非要走的一條路。」

*一個很基本的選擇*

記者(下簡稱記):現在政府鼓勵人們有entrepreneurship,有冒險精神。如果現在有人要選擇寫作這條路,他們應該考慮些什么?

岳觀銘(下簡稱岳):你要問自己一些很基本的問題。首先是,你對這一方面的熱忱,能夠支持多久?如果只是支持三四年的話,我覺得那算了,因為這是一場越野賽跑。

第二個問題是:你願意放棄多少?犧牲多少?如果對哪一方面的志趣很強很強,可以20年不變的話;而且願意犧牲很多,放棄很多其他東西,現在有政府那么多支助,那應該是更容易了。

記:可是新加坡這樣的環境中,選擇走這樣的路,會不會需要放棄很多,甚至是放棄組織家庭。

岳:我自己本身是選擇走一條很個人的路,因為我喜歡自己一個人,我喜歡自己旅遊、自己創作,不願意有家庭的約束。可是有些人有一個生命伴侶在他們身邊,反而會對他們又很大的幫助。如果你能找到一個支持你這方面的努力、支持你這方面的創作,會給你很大的鼓勵。所以因人而異。你知道誰是英培安嗎?他也是個全職作家,我相信他的太太對他的支持他,是他可以全心全意寫作的因素之一。

記:你以一個過來人,可以給有志從事寫作的人什么忠告?

岳:我只能說,做最好的打算,也做最壞的打算。

假如說你得到政府的支持、有自己的人脈關係能使自己成功,那就去利用這一切吧。可是你還是要做最壞的打算,你能過不知道明年生活費從哪裡來的生活嗎?你能過得不到身旁的人支助的生活嗎?

你身邊的大環境是你不能夠改變的。我20年前做決定的大環境和現在是不同的。所以最重要的是你的基本原則,清楚你自己的選擇,那環境怎么改變,你都還是走得下去。
如果當初你做那個決定時因為當時的環境,因為當時政府支持這個決定,那以后環境改變了,政府不支持了,你怎么辦?

(新加坡<大紀元時報>供稿)

相關新聞
林志玲北海道開球漂亮登場 紮俐落馬尾雙語問候
大陸餐飲「插旗」香港相繼結業 分析:走資途徑
《單人房、日照一般、附天使》影評:天使現身成新生活開端
周星馳62歲生日 獲林允蒐集9張帥照祝福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