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學者坦言中國執政面臨兩大考驗

標籤:

【大紀元9月24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二十四日電)北京清華大學教授﹑黨建問題專家林泰坦承,中共面臨著兩大歷史性考驗﹕長期執政的考驗﹐對外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執政的考驗。

中新社報導,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提高執政能力﹐不僅是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的核心議題﹐也是今後一段時間內中共的首要任務。

林泰表示,中共如何跳出興衰成敗的周期律﹐重要的是落實人民群眾對其執政的監督,只要人民監督落實﹐大陸民眾就不會盲目崇拜西方民主制度。

林泰說﹐中共想要不重蹈蘇共的覆轍﹐是否能否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克服謀取掌權者既得利益的思想﹐是對中共長期執政的最大歷史考驗。由於中共處在執政地位並長期執政﹐黨內有一些人產生了一種錯誤的思想傾向﹐如利用改革過程中體制上的空隙﹐不惜損害國有資產謀取私利的幹部﹐雖是少數﹐但也決非是個別現象。

中國實行改革開放的政策後﹐在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都面臨著利弊選擇。林泰教授說﹐能否興利抑弊﹐最終使複雜的國際﹑國內關係朝著有利於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方向發展﹐並且能減少和抵禦這一過程中出現的各種風險﹐這對於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是極大的考驗。

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過程中﹐對於黨的執政能力﹑領導方式以及黨員幹部的拒腐防變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林泰教授認為﹐中共能否駕馭好市場經濟﹐使之沿著社會主義方向和為人民服務的軌道運行﹐是對中共執政能力的極大考驗。

林泰說﹐中共已察覺認識到﹐要想鞏固長期執政地位﹐缺乏有效的人民監督制度將是不可想像的﹐新一屆領導集體將把「怎樣將人民民主變成可操作的制度」提到很重要的位置。他認為﹐對於黨內監督﹑權力監督﹑黨派間監督﹑經濟監督﹑廉政監督﹑輿論監督﹑基層群眾民主監督等﹐各方面都要有可操作的方式。

林泰指出,對執政權力的制約是完善監督體制的核心課題,過去有的人誤以為反對三權分立制度是反對以權力制約權力﹐中共十六大在這個問題上仍然堅持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不主張實行西方三權分立制度﹐但卻十分強調加強對權力的制約。

相關新聞
【專欄】杜義龍:執政能力還是執政資格?
四中全會閉門會議進入第二天
趙達功: ──評胡錦濤「九.一五」講話──
北京學者籲中共改革應研究借鑑國外經驗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