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宗正:一個台獨主張者的宣言

劉宗正

標籤:

【大紀元1月1日訊】我是一個堅強主張台灣獨立的人,為了台灣與中國的和平,也為了台灣與中國的幸福,我提出了如下的宣言:

我反對一國兩制,因為它不符合人道思想,也不符合人權的理念,只要仔細分析,香港人民現在所處的環境,還有他們渴望實行民主憲政的心意,便可以清楚得知這個結論。

如果中國願意接受六項要求,那麼我願意考慮放棄台灣獨立的主張,接受中國,並且支持台灣參加中華聯邦。

這六項要求,包括,中共開放黨禁、開放報禁、軍隊國家化、實行民主憲政、保障人權、成立聯邦政府。

21世紀初期的中國,已面臨了文明全球化的趨勢,也面臨了信仰危機、人性墮落、道德腐敗、功利主義盛行、特權橫行、社會不公不義、社會誠信危機、官僚貪污腐敗、貧富不均、失業率過高、廣大的農工大眾貧困現象、大量外匯流失、缺乏社會福利、生態浩劫、環境破壞等問題。

有許多的事實,都可以證明,現在的中國人,活得並不快樂,也不幸福;現在的中國政府,並不熱愛自己的人民,也不熱愛自己的土地。現在中國最重要的事,是如何讓人民快樂與幸福?如何讓政府熱愛自己的人民與土地?

這些問題,只有一個辦法,才能徹底解決,即是中國必須接受這六項要求。

只有中國願意接受這六項要求,中國人民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與幸福,中國政府才能真正熱愛自己的人民與土地。因為這六項要求,可以保障人民自由、平等、民主、法制與人的權利,也可以創造人民快樂、幸福、安定、美德與和諧的社會。

中國人民迫切地需要一個公平正義的社會,也迫切地需要一個有人道關懷與溫暖的家園。這種人民迫切的需求,無法透過中共專制形態的政權來取得,只有中共願意接受這六項要求,人民才有可能獲得滿足。

然而,中國卻要求台灣回歸中國,接受中共一黨專制政權的統治,這樣的要求,對已經擁有自由、平等、民主與人權的台灣,是不合理的。

中國為了逼迫台灣回歸中國,不斷以各種威脅與恐嚇的方式,來進行屈服台灣人民意志的行為。例如,以數百顆導彈對準台灣,造成兩岸軍事對峙緊張的局面。這種方式,好像一個男人,拿著刀向女人逼婚一樣,很難得到對方真心的認同與接受。

如果中國願意接受這六項要求,那麼中國與台灣,將成為民主與自由的國家,按照人類普遍的規律,民主國家之間,並沒有威脅存在,兩岸可以建立和平的合作關係。

台灣是一個小島,人口眾多、缺乏資源、生存空間有限,如果台灣能夠與大陸進行某種政經的結盟,對於台灣人民未來生存與發展,必然有更多的幫助。

中國擁有較充沛的資源,中國需要世界各國人民的支援與幫助。由於兩岸擁有相同的語言、文字與文化背景,台灣人民,可以很方便地提供,各種人才、觀念、資金、技術等,給中國。如此,對兩岸的人民,都是一種福音。

如果兩岸不能結束軍事對峙的局面,中共又不願意接受這六項要求,那麼兩岸人民,又如何能和平相處?又如何能建立文明共識?又如何能共同建立未來幸福的文明

難道中國要繼續用武力,來壓迫台灣人民?就算中國能以武力統一台灣,那麼如何能保證,台灣不是另外一個車臣?如何能保證,台灣不成為中國的定時炸彈?如何能控制海外的台灣人,使他們不成為另一個恐怖與暴力組織?

如何和平解決兩岸的問題?中國與台灣人,必須以廣大包容的心靈、宏觀的智慧與超越一般人的思維方式,來審慎思考,如果中國人僅以狹隘的民族主義、大中國意識與功利的態度來思考,那麼兩岸之間的矛盾、衝突、對立與戰爭,將不可避免,這將是中國與台灣人民的悲哀。

20世紀,中國的內亂與國共戰爭,就是這種仇恨意識與態度的結果,難道中國人還要再選擇這種完全可以避免的戰爭?

現代的中國人,不應該再犯同樣的錯誤,中國人應該變得更聰明,應該汲取歷史的教訓,也應該虛心學習,如何保障人權與實行民主憲政,這才是中國未來理想的選擇。

解決兩岸的問題,必須依照人類文明的歷史規律,才能有效解決。人類文明的融合,向來都是以文明價值理念的融合為先,制度的融合為後,如果違反了這個規律,便很難成功。

換言之,如果中國要與台灣,談文明大融合的問題,中國必須考慮雙方人民是否有共同的文明理念與制度觀,如果兩岸人民缺乏這些文明共識,即使是勉強融合了,也難保證雙方人民,是否能夠永久維持和平與幸福的形式。

當兩岸結束武力威脅與對抗的關係後,兩岸可以進行,各種大規模與全面的文明交流活動。例如,舉辦兩岸和平小天使交流活動、各類型文化與產業交流座談會、各種宗教交流活動、各種院校交流活動、召開兩岸文明共識大討論會等。這些文化性的交流活動,包括各種領域,如人文、經濟、商業、教育、農業、醫學、政治、工業、科學、法律等。

兩岸人民可以共同探討,雙方可以接受的文明共識,然後再進一步討論兩岸關係與制度層面的問題。

有關於一個中國的概念,在兩岸人民,還沒有形成文明共識之前,不宜以國家或政治的合並為定義,應該以文化的內涵為定義。

換言之,一個中國,不應先談一個政治與經濟結盟的中國。它可以先探討,一個新的文化中國,這個文化的概念,應該包容不同地區的文化特質與內涵,也應該包含愛、正義、民主與人權的文明共識。

不論是中國未來的中華聯邦,或者是未來的亞盟,台灣人民都可以考慮加入。這種決定,關鍵在於中國對台灣的態度,也就是中國人是否真正愛與關懷台灣人民?台灣人民是否能真正接納中國人?

如果中國人真正愛與關懷台灣人民,如果台灣人民能真正接納中國人,那麼台灣人民,可以透過公投的方式,決定是否願意加入未來中國的組織。或者是否接受一個新的文化中國的概念?

不論中國與台灣未來如何發展,只要中國能走向民主憲政,兩岸便可以走向正常與密切的合作關係,共同為人類推動民主憲政與人權的理念,也可以共同推動未來的亞盟與世盟。

任何一種人類文明的融合工作,如果沒有文明的共識,合還不如分,如果能夠建立理想的文明共識,分也可以考慮合。不論是分或合,只要是有利於雙方人民的生存與發展利益,都可以考慮。

不論兩岸人民,將來的關係如何?我希望兩岸人民,都能得到愛、正義、幸福與和平!

天父啊,感謝您給了我勇氣,讓我說出了心中的話!

2004-12-30

--轉載自《新世紀》網站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不代表大紀元。文責自負。

相關新聞
韋拓:從下滑到坍塌 國足告別世界盃之路
林一山:被歷史選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林一山:港人何以為信念從沒退後?
【名家專欄】你的口罩為什麼是中國製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