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顏慶章︰台經濟傾中 國際人士憂心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12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鄭琪芳專訪) 台灣駐世界貿易組織(WTO)常任代表顏慶章近日返國述職,他在受訪時指出,台商在中國投資總額已經超過一千億美元,且中國占台灣的出口總值三分之一以上,連WTO場域不少國際人士都對台灣經濟過度傾斜中國感到憂慮,目前港商在中國地位一落千丈,台商應引以為戒。

他表示,中國市場確為當今全球經貿的焦點,多年來不少台灣企業對投資中國更絡繹於途。

不過,顏慶章認為,企業經營策略與國家安全考量,應該有平衡點,目前台商在中國的巨大投資金額以及中國占台灣出口總值三分之一,如此緊密的經貿關係,仍未絲毫鬆動中國對台灣政治上的打壓,包括淋漓盡致地否定台灣主權地位、竭盡所能地封鎖台灣國際活動空間、徹底消除雙方往來時台灣方面的官方意味,更遑論逾五百枚飛彈對準台灣的事實。

中國對台灣家安全的危害,顏慶章表示,連WTO場域的諸多國際人士都對台灣高度同情,也對台灣經濟過度傾斜中國感到憂慮,而台灣政府為了維繫國家尊嚴與主權地位,致使中國刻意拒絕與台灣良性互動,但國內企業與意見領袖竟因此交相指責台灣政府的僵化決策,他反問:「如果台灣政府不能永續存在,何來台商在中國獲致籠絡的場面?」

顏慶章說,香港於一九九七年回歸中國主權後,港商在中國的地位一落千丈,顯示台灣堅持主權地位的必要性,台商應該深刻體會,為了拚經濟而擱置主權爭議的說法,是似是而非的論調,中國絕對不會擱置台灣是其地方政府的想法。

此外,顏慶章指出,中國海協會會長汪道涵曾經強力推薦中國學者何清漣所撰寫的「中國現代化的陷阱」一書,該書作者因不見容於中國當局,而不得不逃離到美國,但該書詳盡敘述中國諸多且嚴峻的問題,彷彿是隨時可能爆發的火山,尤其是中國潛藏巨大的商業危機,國內企業界更是不能漠視。

因此,顏慶章說,從企業界角度來看,中國應該只是全球佈局的一環,而非全部;而由政府角度觀之,必須將國家安全納入重要考量,促使台商加強對中國市場的風險認知,以創造國家安全與經貿利益兼顧之局面。

對於近來有關「台灣與中國必須發展共同市場,否則台灣將無經濟前景」、「東亞經濟區將整合,台灣將因此被邊緣化」等說法,顏慶章則相當不以為然。

顏慶章說,「東亞經濟區」的可能成員,其中不僅明顯存有強凌弱、大欺小的政治意圖,彼此間攸關經濟整合的異質性遠大於同質性,包括民主化與政治透明度、平均國民所得、人文素質與宗教信仰等,無一不呈現巨大鴻溝,他斷言:「所謂的東亞經濟區絕無可能演進成為歐盟之境界。」

因此,他認為,所謂「東亞經濟區」的可能發展,對台灣的不利影響其實相當有限,但台灣如果要避免可能的負面衝擊,除了繼續爭取洽簽自由貿易協定(FTA)外,首要之道仍在積極促成WTO多邊貿易談判,設法在多邊貿易體系獲致更為自由化的成果,此外,持續改善台灣投資環境,提升台灣產業競爭力,也是確保台灣經濟發展不致被邊緣化的最佳屏障。

身為台灣首任WTO常任代表,顏慶章近期也將出書傳承經驗,最快兩、三個月後付梓,他盼藉此讓國內政府及企業能了解我國代表團的情況與WTO的重要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