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道涵派人弔唁辜振甫展現北京區隔對待政策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1月3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彭思舟上海特稿)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汪道涵決定派海協會副會長孫亞夫,海協會秘書長李亞飛,代表其赴台弔唁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上海涉台學者認為,這樣的弔唁規格,顯示北京對台政策區隔對待的手法,既表示了靈活,有利於爭取台灣民心,但對於反對台獨的立場並沒有鬆動。

熟悉上海對台系統運作的學者表示,北京對於弔唁辜振甫一事,主要定性是在肯定辜老對於促成、尊重「九二共識」的立場,以及他為兩岸關係發展作出的貢獻。

所以,在台泥公司派專人到上海汪老處,邀請汪老赴台北弔唁辜老後,中國方面就已確認要以適當的「規格」,用適當的方式弔唁,藉此肯定辜振甫在兩岸關係中的歷史地位。

因此,在派出人選的考慮中,孫亞夫擔任海協會副會長,目前又是中國國台辦副主任,在對台系統官職上,算是可以擠身二把手之列,李亞夫則擔任海協會秘書長,這兩人又與辜老曾經見過多次面,足以代表汪老對老朋友的誠意,並顯示大陸積極肯定辜老曾為兩岸關係發展作出過積極貢獻的人,同時最重要的,也是在彰顯北京的區隔對待政策。

也就是對於打擊主張台獨的人、事、物,絕不手軟,但對於主張反台獨、或者是在北京的標準中,有對兩岸關係做出貢獻的,則給予優待,因此,在汪老與中國國台辦主任陳雲林提及要派人弔唁辜老時,都強調了辜老對「九二共識」的尊重立場,事實上,北京單方面認為,「九二共識」就是現在兩岸政治談判無法開展的前提。

孫、李兩人赴台弔唁辜老,若果真成行,雖然此行定位在弔唁之旅,但實際在兩岸關係方面,仍然會有一些影響。

畢竟,雖然孫、李兩人是作為汪道涵的「個人代表」赴台北弔唁辜老,但這個行動還是展現了兩岸其實不必事事皆以政治為前提,兩岸之事可以難如登天,卻也可以易如反掌,關鍵只要多展現一些人情味,中斷五十六年的大陸民航機可以飛到台灣、許久未見的大陸海協會人士,也可以赴台弔唁一位老朋友,這不僅是生前為促進兩岸關係發展做出極大貢獻的辜老所樂見,也是兩岸民眾的意願。

相關新聞
中國法輪功坐監學員 遭獄警毆虐致死
劉成軍遭虐致死 官方刻意掩飾
每一座城市的繁榮都是建立在農民的屍骨上
上海訪民高雪琨  因上訪被關押一周慘遭毒打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