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削減補貼方案 台灣與G10面臨大壓力

標籤:

【大紀元10月1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呂志翔日內瓦十日專電)美國貿易代表波特曼今天主張各國農業「境內總支持(AMS)」削減60%,以換取農產品市場進入大幅改善,美國的攻勢將使歐盟、及台灣參與的十國集團(G10)面臨更大壓力。

關係整個「杜哈回合」前途與WTO香港部長會議成敗的農業談判,已進入最關鍵時刻,其中癥結在於美國要求歐盟等在市場進入方面作更大讓步,而歐盟則以美國的國內農業補貼過高為談判籌碼。

波特曼在瑞士蘇黎世主持十五國「小型部長」會議前,公布了美國的最新提案,最扭曲貿易的補貼,也就是境內總支持應減少60%,並在五年內取消所有出口補貼。

對於市場進入方面,波特曼重申了美國立場,WTO會員國農產品關稅須有55-90%的削減,也就是現行關稅超過60%者,最高可減少90%。

美國並指出,未來所有農產品關稅不得超過75%,至於開發中國家的削減幅度略低,上限可能為100%。

對於敏感性產品的數量與處理,美國認為不應超過所有產品的1%,關稅配額(TRQ)應擴大為國內消費量的7.5%,同時配額內的關稅歸零,配額外關稅減半。

據指出,波特曼的提案得到許多正面回應,對陷入僵局的農業談判具有正面作用。

但美國提案對在市場進入上採取保守立場的歐盟與G10而言,卻意謂了未來須作更大調整、甚至讓步。

以歐盟為例,根據假設性方案,將未來農產品的平均降稅幅度為36%,與美國立場差異極大。

G10到目前為止尚未提出具體方案,但據了解,G10擬訂的降稅幅度可能比歐盟還要小,並堅持反對農產品進口關稅設限,與美國的立場南轅北轍。

專家指出,在美國針對國內農業補貼打出一張好牌後,歐盟或G10在市場進入上立即面臨壓力。由於小型部長會議正在進行中,各國代表,特別是歐盟如何回應美國最新提案及是否提出對策,目前仍不明朗。

另一方面,G10將於明天舉行部長會議,台灣將由農委會副主委李健全代表出席。()

相關新聞
科學家相信:1000萬年後男人還存在
台央行下週可能升息  業者估公債殖利率將走高
皮膚可以排毒嗎?
美堅持農產品關稅設限 立場與台灣迥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