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退休理財規劃 預約彩色人生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18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高照芬╱專題報導

國內老年人口持續增加,依照內政部統計,台灣65歲以上人口已超過218萬人,約佔人口總數的9.62%,使得銀髮族退休後生活愈來愈受重視,事實上,退休並不是人生菁華期的結束,反而是另一個黃金時期的開始,專家認為,及早進行退休理財規劃,做好儲蓄、投資及醫療保險規畫,才能讓退休後生活過得多采多姿。

根據瑞泰人壽最新的調查顯示,銀髮族退休後最擔心的是健康不佳(佔47% )及錢不夠用(佔42% ),與內政部所做的國內老人狀況抽樣調查結果不謀而合,凸顯及早運用醫療保險,提高老年醫療品質及保障的重要,同時要趁年輕時做好投資理財規劃,快樂迎接退休後的生活。

醫療保險部份,國內商業醫療保險種類繁多,可以就個人的健康狀況、家族疾病發生情形等評估,再選擇適合的醫療健康險,一般而言,愈早購買醫療險,費率愈低,相同保障的保費愈划算。

至於過去高利率時代,銀髮族最常採取定存的方式處理退休金,但現在是低利率時代,資產放定存的增值效益極低,累積財富效果非常有限,有必要進行適當的理財規劃,享受時間與複利累積財富的效果。

退休倒數 嚴控投資風險

記者高照芬╱專題報導

隨著投資工具增多,進行長期退休準備的投資人,宜注意定期審視自己的投資標的,尤其愈接近退休年齡的投資人,對投資工具的選擇要愈審慎。

理財專家建議,退休前的10年,可以將積極性的投資操作逐漸移轉到穩健及保守性的投資方式,例如將積極型的股票型基金轉換到穩健型的股票基金;退休前的5年,再降低股票型基金的投資比重,提高債券型基金的投資比重,以能夠獲得穩定配息收入為主,達到降低投資組合的波動性,這就是定期審視投資標的及獲利的必要功課。

目前在國人熟知的各項理財工具中,以定存的風險性最低,但獲利相對也最低,目前國內長天期的定存利率年報酬不到2%,如果加計每年的通貨膨脹率,定存的獲利幾乎全部被稀釋;其次股票的變現性雖高,但上市、上櫃公司超過1千家,如何避開地雷股,選擇好的投資標的,更是要勤作功課;民間互助會,投資報酬率大多可達10%以上,但近來國內經濟成長趨緩,倒會風時有所聞,靠著打會存退休金的投資人要做好風險評估。

至於投資金額較大的投資人,應注意各項投資工具是否有免稅的功能,例如定存部份,新台幣及外幣存款的利息收入如果超過27萬元,就需併入綜合所得稅課稅;股票賣出需課0.3%的證券交易稅,以及一買一賣之間的手續費;基金申購手續費在0至3%之間,這些都是投資人需要精打細算的投資理財成本。

退休養老 醫療險不能少

記者高照芬╱專題報導

根據壽險業者的調查,國人退休後最擔心的事就是健康不佳!要獲得健康,除了勤於運動,做好日常保健外,應趁早購買醫療險,讓晚年的醫療保障充足無後顧之憂。

由於醫療保險愈來愈多樣化,面對各家保險公司推出琳琅滿目的醫療險,到底要如何購買才好?基本上醫療險可以視個人身體健康、家族病史、國人好發疾病等因素進行投保。

新光人壽指出,目前國內的醫療險大致可分為一般醫療險及終身型醫療保險,其中一般醫療險通常只保障到75歲,投保人採每年繳費的方式以獲得醫療保障,而且保費是採階梯式設計,保險公司約每5年調整保費一次,這種保險不能保障終身,所以保費比終身醫療險便宜。

至於終身型的醫療保險,從名稱上來看,就是繳費期滿後,可以保障終身的醫療險,現在各保險公司推出的終身醫療險大多改為帳戶型保險,但有一種無上限理賠的終身醫療險,許多公司已停賣,僅有極少數的保險公司仍銷售這類產品。

選購醫療險要注意什麼?安泰人壽業務總經理廖學茂表示,民眾在購買醫療險之前,首先應選擇穩健的保險公司,畢竟終身保險的保障是一輩子的事;其次,購買醫療險要選擇「除外責任」愈少的愈好,基本上除外條款愈少,保障範圍就愈大。另外,國人投保的醫療險還有如重大疾病、癌症險等,同樣都是愈年輕投保保費愈低,也達到及早為退休醫療預做準備的效益。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