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調降金融機構庫藏股門檻 學者:短期有效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2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惠君台北二十三日電)台灣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日前通過金融機構實施庫藏股資本適足率調降的修正案,政治大學金融系教授殷乃平認為,資本適足率向下調,將使銀行因應緊急問題能力降低,表面上放寬,讓銀行買自己股票以穩住股價,只對「短期有幫助」。

為落實差異化管理、維護金融機構財務健全性及財務結構調整彈性,金管會20日委員會決議通過「上市上櫃金融機構實施庫藏股注意事項」修正案,將原本93年9月間調高的資本適足率降低。如金控資本適足率150%,調降為120%(減資為目的),轉換股票為目的者,則將原來的150%,調降為110%;銀行 (票券)資本適足率則由12%調降為10%。

經調整後,目前符合新修正標準的金控數約一半以上,銀行則約27家。外界質疑是否為股市護盤而調整資本適足率? 金管會發言人林忠正嚴加否認,銀行局副局長鍾慧貞並指出,這是參考國際,因應實務需要。

無獨有偶的,當天晚上行政院宣布提振股市的四大措施中,即包括放寬金融機構實施庫藏股。

殷乃平指出,這是「因噎廢食」作法,短期來看,可以穩住股價,或有幫助;長期來講,如金融業獲利不好的話,這種作法不好,連治標都談不上,是「飲鴆止渴」。

另外,也有外資認為,金融股主要的問題還是二次金改。

不過,金管會為防止金融機構買回公司股份是以轉讓股份予員工或作為股權轉換用為目的,如因3年內未轉讓完畢,導致需註銷股份者 (除因市場價格因素,員工或投資者主動放棄認股或股權轉換者外),規定應在註銷股份6個月內,以現金增資方式補足註銷資本,下次申請時,門檻會調高到資本適足率135%,以示懲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