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勁松:中日關係惡化 損及雙邊經貿

陳勁松

標籤:

【大紀元10月26日訊】 中國“神州六號”返航的當天,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再次參拜了靖國神社。北京對此做出強烈反應:召見日本駐華大使,當面抗議;取消日本外相到訪;並可能召回駐日大使;或繼續回拒雙邊首腦會談。

日本方面的參拜,顯然並非無意的安排。兩年前,中國的“神州五號”升空,日本中止了對中國的經濟援助,即日元貸款。當時,日本國內的輿論是,感受到強烈的中國威脅,尤其中國軍事威脅。中國“神州六號”升空,又激發起日本人空前的危機感,日本輿論認爲,二戰後的和平憲法,限制了日本太空科技的發展,日本急需奮起直追。

面對北京的強勢壓力,這一回,東京方面表現出罕見的強硬。日本外相表示:日本出於對侵略戰爭的負罪感,長期對北京保持低姿態,甚至“順從”,而今,是爭取“平等關係”和“說出真話”的時候了。

如此硬碰硬,表明,中日關係的全面惡化已經不可避免。爲此,也影響到兩國經貿往來。中國國家統計局負責人聲稱:中日政治關係不融洽,將影響到經貿發展。事實上,作爲亞洲兩個最大的經濟體,中日經貿依存度極高。投到中國的外資中,日本資金占到10%,雙邊貿易額則占到中國總貿易額的15%。日本一度是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然而,隨著雙邊政治關係的惡化,雙邊貿易連年停滯或下滑,去年以來,日本已經降爲中國第三大貿易夥伴。

關心中日關係的日本商界,目前成爲溝通兩國的橋梁。9月間,日本最大商會“日本企業聯合會”(經團連)主席、豐田汽車董事長奧田碩兩度穿梭北京與東京之間,與中共領導人會晤,爲兩國領導人傳話。政治僵局,需通過商界領袖來活絡,反映中日關係已經倒退到建交前的水平。

日本商界領袖能夠擔當傳話的角色,說明日本早已是一個成熟的公民社會,商界人物與政治人物具有同等份量。反觀中國商界,卻無人能擔當、也無人敢擔當此角色,因爲,中國商人們,至多只有經濟權利,而沒有政治權利,尚停留在經濟動物階段。

針對日本首相參拜靖國神社,韓國政府也反應強烈。然而,韓國政府的態度更真實,中國政府的態度更虛假。因爲,韓國是民主國家,政府需代表選舉它的民衆民意。中國是專制國家,政府只需代表它自己,而對民意,則可以任意操縱。

歷史上,日本侵略過中國,中國人民不會忘記。然而,今天,日本早已轉型成爲一個民主國家,成爲維護世界和平的力量。中共仍然奉行專制與獨裁,繼續爲禍中國人民。中共一再指責日本“抹殺歷史”和“拒絕反省”,但誰都知道,“抹殺歷史”和“拒絕反省”的,恰恰是中共自己。對大躍進、大饑荒、文革、“六四”屠殺,等等,中共都一概地“抹殺歷史”和“拒絕反省”。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中國,是歷史,是過去式;中囯共產黨壓制和迫害中國人民,卻是現實,是進行式。

中南海心下明白,中日關係的癥結,包含更多因素:東海資源之爭,釣魚島主權之爭,尤其是,日本對臺灣的支援。中共只緊緊抓住日本政要參拜靖國神社來說事,也是爲了掩飾中共在其他問題上的被動和無能。

中共持久地製造仇日情緒,固然是爲了轉移國內民衆視線,使之淡忘中共的劣迹和國內的矛盾。但與此同時,不管它有意還是無意,都爲新一輪中日衝突、乃至中日戰爭,營造了氣氛,埋下了伏筆 。

──轉自《自由亞洲電臺》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能源危機  中國經濟受制於人
陳勁松:中國私營企業 何其命短?
陷落低谷的中美關係
陳勁松:香港迪斯尼前景不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