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觀察:雞禽再成「城市話題」

標籤:

【大紀元11月17日訊】(BBC特約撰稿人 江訊報導)7年前,香港人一度「聞雞色變」,聽見「雞來了」就像聞見「狼來了」一樣,膽戰心驚,風聲鶴唳。而今,一場禽鳥大屠殺風暴正在全球各地掀起,香港人心中再度是巨大的恐懼陰影。

聞雞色變

11月上旬,筆者隨香港一行人採訪,去了合肥、黃山、蚌埠、杭州、上海、南京、北京等地,地方官出面宴請,宴席桌上都不見往常最常見的雞鴨鵝鴿。當地政府下令,香港人怕禽流感,雞鴨鵝鴿一律不准上酒席。

香港人確實神經緊張。香港在戰禽流感的日子裡,政府全民動員,特首曾蔭權任總指揮,擬定政府個部門機構應付禽流感大流行的分工。

政府呼籲市民勤洗手,透過各種渠道教市民洗手的ABC﹔乘坐飛機抵港的旅客須測體溫﹔不少公司紛紛給屬下員工注射防流感針 ﹔政府漁護署首次用鮮肉加鎮靜劑的藥餌,迷魂市區上空擾民已久的家鴉(烏鴉)……政府呼籲孟「搶購特敏福的市民應該收手。」這句話被認為是2005年10 月「禽流感殺到埋身(粵語,身邊)」前夕最經典的話了。

一天,一隻俗稱山雞的環頸雉,暴屍於荔枝角升悅居商場外,立即引起街坊一陣騷動,有人當即報警,警方到場旋即封鎖一長段行人路。幾個警員戴上口罩和手套,小心翼翼查看,用大紙盒將山雞屍體蓋住,政府食物環境署聞訊也匆匆趕來,將山雞屍體取走化驗,結果什麼病毒也沒有。

不過,那裡的街坊進進出出好幾天,都不敢走那條道,寧願繞道而行,避開曾躺過山雞屍體的街面。

前一時期,蘇丹紅、孔雀石綠、雪卡……都令香港人唯恐避之不及。漂亮的名字,卻殺人於無形。越美艷越毒辣,宛若「愛滋」,愛的滋潤竟是毒的極致。以往的「禽」在香港人的心底卻是「情」啊。

難忘的1997

還記得,1997年年末入冬,H5N1禽流感「雞瘟」襲港,近700萬港人中10多人染病,死了幾個人,濃濃的陰影頓時籠罩著整個城市。

全城130萬隻雞,兩天兩夜殺盡。整整20多天,每天的報紙,雞的新聞都是頭版頭條﹔每天的電視新聞,香港成了屠城,血腥盈野。如此大規模的屠殺真令人不忍卒睹。

沒有了雞,香港似乎沒有了魂,難怪有人說,「沒有鳳爪的香江,變了味」。在香港歷史上,在香港城市文化史中,沒有一種禽獸,能像雞一樣,令一個現代大都會險些陷於崩潰邊緣。

在等待雞重臨香港的日子裡,港人度日如年。在香港住了那麼多年,從來沒去感覺雞在港人心中的份量。如今想來,雞就像是香港人的情人。

原來,香港有那麼多人愛吃雞,可謂無雞不歡。雞的誘惑,竟捏緊港人神經線。雞是情人,天天和情人相處一起,再浪漫的感情也變得平淡,每天有雞吃,也就沒有什麼異樣的感覺。

但是,一旦發覺吃雞有危險時,立刻又愛又恨,卻又不能不捨棄。在沒有雞的日子裡,人們才發現,許多菜做不成了,過年沒雞可吃簡直不像過年,就像情人遠離而去,便會癡癡地惦念她。

事過境遷,雞之害不再是問題了,人對雞之情,可說是愛火重燃,七上八下的心,卻又怕雞會再傷害自己。當看到人人四處找雞,個個爭先吃雞,宛若情人回來了,成了眾人的寵愛,心又七上八下,恨不能佔為己有。

雞來了

開埠以來,雞不曾有過如此風光,雞成了城市的主體。面對這樣無常的世態人情,雞有什麼感受?當第一批由中國大陸進口的35000隻新鮮活雞,幾小時裡沽售一空,它們的下場可想而知。

既不會有人買雞放生,也不會有人買雞當寵物,雞兒還沒來得及思考人生問題,就祭了人們的五臟廟。成批的雞終於陸續進口來了。

苦苦等候了幾個月的港人,奔走相告,全城沸騰,爭先恐後,買雞食雞。「雞來了!雞來了!」這種喜慶歡悅的氛圍,宛若福音款款降臨。

由於供求失調,或可美譽為市場機制,批發商獨市,一再抬高雞價,鮮雞的價錢貴了三四倍,港人為三寸舌頭味蕾之欲,被引得暈頭轉向,展現了一大堆人類的慾望沉澱。

香港重現一片吃雞狂潮,酒樓餐廳紛紛推出以雞為主題的新穎菜式,竟然把雞吃得矜貴起來。銅鑼灣一家酒樓,刷出一條新廣告孟美好人生,「雞」不可失。於是明白了,在「雞來了!雞來了!」的歡欣中,香港人迎來的,原來是美好的人生。

再度失「雞」

今年是雞年,離狗年尚有三四個月,雞卻再度當災,香港人又失去了「雞」。今日香港,已經步入戴口罩和勤洗手的日子了。人們習慣用數字描寫大瘟疫,說中型流感爆發,全球可能死亡100萬人。

SARS一役,全球死亡775人。其實,現在每年全球有100萬人死於瘧疾,怎麼就不見全球抗瘧疾大行動呢?市民愈恐懼,傳媒愈煽情。「禽流感殺人」,「魔鬼真的來了」…… 有媒體將禽流感入侵歐洲的速度比作當年希特勒的「閃電戰」,科學家更聲稱禽流感一旦「人傳人」,全球將有1億人死亡。哦,人們明白了,有時人與人走得太接近,就會產生抗拒。

瘟疫山雨欲來,似乎一觸即發。在媒體眼中,禽流感比恐怖主義更有市場,似乎禽流感已經在每個香港人身邊。如今的文明社會,多了愛護自然生物的環保意識。

禽流感是動物對人類文明的報復?地球人能否像初民那樣,充分尊重動物的權利,與動物和諧相處,讓生活回歸到禽類與人類「風雨同舟」般親密相處,或許這才能避免一場人類的新災難。而今,禽流感引發的驚恐,野鳥家禽都被視作傳播病毒的嫌疑犯。

真希望不再大開殺戒,人與禽互相敬而遠之,保持距離,相安無事。瘟疫荒謬,其實比瘟疫更荒謬的事,香港人卻往往見怪不怪啊。(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大陸有H5N1 疾管局:不去有疫情的省份
台灣將在APEC分享抗SARS和防禽流感措施
APEC工商領袖會議揭幕  關切禽流感與全球貿易
香港各界關注中國民眾染禽流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