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观察:鸡禽再成“城市话题”

标签:

【大纪元11月17日讯】(BBC特约撰稿人 江讯报导)7年前,香港人一度“闻鸡色变”,听见“鸡来了”就像闻见“狼来了”一样,胆战心惊,风声鹤唳。而今,一场禽鸟大屠杀风暴正在全球各地掀起,香港人心中再度是巨大的恐惧阴影。

闻鸡色变

11月上旬,笔者随香港一行人采访,去了合肥、黄山、蚌埠、杭州、上海、南京、北京等地,地方官出面宴请,宴席桌上都不见往常最常见的鸡鸭鹅鸽。当地政府下令,香港人怕禽流感,鸡鸭鹅鸽一律不准上酒席。

香港人确实神经紧张。香港在战禽流感的日子里,政府全民动员,特首曾荫权任总指挥,拟定政府个部门机构应付禽流感大流行的分工。

政府呼吁市民勤洗手,透过各种渠道教市民洗手的ABC﹔乘坐飞机抵港的旅客须测体温﹔不少公司纷纷给属下员工注射防流感针 ﹔政府渔护署首次用鲜肉加镇静剂的药饵,迷魂市区上空扰民已久的家鸦(乌鸦)……政府呼吁孟“抢购特敏福的市民应该收手。”这句话被认为是2005年10 月“禽流感杀到埋身(粤语,身边)”前夕最经典的话了。

一天,一只俗称山鸡的环颈雉,暴尸于荔枝角升悦居商场外,立即引起街坊一阵骚动,有人当即报警,警方到场旋即封锁一长段行人路。几个警员戴上口罩和手套,小心翼翼查看,用大纸盒将山鸡尸体盖住,政府食物环境署闻讯也匆匆赶来,将山鸡尸体取走化验,结果什么病毒也没有。

不过,那里的街坊进进出出好几天,都不敢走那条道,宁愿绕道而行,避开曾躺过山鸡尸体的街面。

前一时期,苏丹红、孔雀石绿、雪卡……都令香港人唯恐避之不及。漂亮的名字,却杀人于无形。越美艳越毒辣,宛若“爱滋”,爱的滋润竟是毒的极致。以往的“禽”在香港人的心底却是“情”啊。

难忘的1997

还记得,1997年年末入冬,H5N1禽流感“鸡瘟”袭港,近700万港人中10多人染病,死了几个人,浓浓的阴影顿时笼罩着整个城市。

全城130万只鸡,两天两夜杀尽。整整20多天,每天的报纸,鸡的新闻都是头版头条﹔每天的电视新闻,香港成了屠城,血腥盈野。如此大规模的屠杀真令人不忍卒睹。

没有了鸡,香港似乎没有了魂,难怪有人说,“没有凤爪的香江,变了味”。在香港历史上,在香港城市文化史中,没有一种禽兽,能像鸡一样,令一个现代大都会险些陷于崩溃边缘。

在等待鸡重临香港的日子里,港人度日如年。在香港住了那么多年,从来没去感觉鸡在港人心中的份量。如今想来,鸡就像是香港人的情人。

原来,香港有那么多人爱吃鸡,可谓无鸡不欢。鸡的诱惑,竟捏紧港人神经线。鸡是情人,天天和情人相处一起,再浪漫的感情也变得平淡,每天有鸡吃,也就没有什么异样的感觉。

但是,一旦发觉吃鸡有危险时,立刻又爱又恨,却又不能不舍弃。在没有鸡的日子里,人们才发现,许多菜做不成了,过年没鸡可吃简直不像过年,就像情人远离而去,便会痴痴地惦念她。

事过境迁,鸡之害不再是问题了,人对鸡之情,可说是爱火重燃,七上八下的心,却又怕鸡会再伤害自己。当看到人人四处找鸡,个个争先吃鸡,宛若情人回来了,成了众人的宠爱,心又七上八下,恨不能占为己有。

鸡来了

开埠以来,鸡不曾有过如此风光,鸡成了城市的主体。面对这样无常的世态人情,鸡有什么感受?当第一批由中国大陆进口的35000只新鲜活鸡,几小时里沽售一空,它们的下场可想而知。

既不会有人买鸡放生,也不会有人买鸡当宠物,鸡儿还没来得及思考人生问题,就祭了人们的五脏庙。成批的鸡终于陆续进口来了。

苦苦等候了几个月的港人,奔走相告,全城沸腾,争先恐后,买鸡食鸡。“鸡来了!鸡来了!”这种喜庆欢悦的氛围,宛若福音款款降临。

由于供求失调,或可美誉为市场机制,批发商独市,一再抬高鸡价,鲜鸡的价钱贵了三四倍,港人为三寸舌头味蕾之欲,被引得晕头转向,展现了一大堆人类的欲望沉淀。

香港重现一片吃鸡狂潮,酒楼餐厅纷纷推出以鸡为主题的新颖菜式,竟然把鸡吃得矜贵起来。铜锣湾一家酒楼,刷出一条新广告孟美好人生,“鸡”不可失。于是明白了,在“鸡来了!鸡来了!”的欢欣中,香港人迎来的,原来是美好的人生。

再度失“鸡”

今年是鸡年,离狗年尚有三四个月,鸡却再度当灾,香港人又失去了“鸡”。今日香港,已经步入戴口罩和勤洗手的日子了。人们习惯用数字描写大瘟疫,说中型流感爆发,全球可能死亡100万人。

SARS一役,全球死亡775人。其实,现在每年全球有100万人死于疟疾,怎么就不见全球抗疟疾大行动呢?市民愈恐惧,传媒愈煽情。“禽流感杀人”,“魔鬼真的来了”…… 有媒体将禽流感入侵欧洲的速度比作当年希特勒的“闪电战”,科学家更声称禽流感一旦“人传人”,全球将有1亿人死亡。哦,人们明白了,有时人与人走得太接近,就会产生抗拒。

瘟疫山雨欲来,似乎一触即发。在媒体眼中,禽流感比恐怖主义更有市场,似乎禽流感已经在每个香港人身边。如今的文明社会,多了爱护自然生物的环保意识。

禽流感是动物对人类文明的报复?地球人能否像初民那样,充分尊重动物的权利,与动物和谐相处,让生活回归到禽类与人类“风雨同舟”般亲密相处,或许这才能避免一场人类的新灾难。而今,禽流感引发的惊恐,野鸟家禽都被视作传播病毒的嫌疑犯。

真希望不再大开杀戒,人与禽互相敬而远之,保持距离,相安无事。瘟疫荒谬,其实比瘟疫更荒谬的事,香港人却往往见怪不怪啊。(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大陆有H5N1 疾管局:不去有疫情的省份
台湾将在APEC分享抗SARS和防禽流感措施
APEC工商领袖会议揭幕  关切禽流感与全球贸易
香港各界关注中国民众染禽流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