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增建核電廠 貧乏能源中尋找節約方案

人氣 1
標籤: ,

【大紀元11月2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貞貞倫敦特稿)芬蘭是歐洲土地面積排名第六大的國家,520萬的人口,平均每平方公里只有17名住戶,67%的民眾居住在都市,芬蘭境內的能源貧乏,70%的能源必須仰賴進口,漫長且酷寒的嚴冬,加上高交通運輸成本,工業電力消耗大,都使能源成為重要的焦點問題。

因應民眾與工業發展持續增加的能源與電力消費,芬蘭政府批准業者興建第三座核能發電廠,預定2009年開始運轉,希望能解決能源缺乏的燃眉之急。

市場自由競爭 電力公司自行評估

根據芬蘭能源產業Finnish Energy Industries提供的統計資料,芬蘭七成的進口能源,58%來自俄羅斯,16%自丹麥進口,13%來自挪威,其它國家則占13%。由於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度高,加上兩國的邊界甚長,芬蘭政府也特別重視與俄羅斯的雙邊關係。

2004年芬蘭全國總計消耗868億KWH的電力,其中工業界消耗50%(林木紙業占其中的六成),交通運輸業16%,空間熱能21%,其他公共用電及農場合占12%。

電力供應方面,2004年芬蘭全國電力23.27%來自核能,15.73%來自水力發電,48.4%來自傳統火力發電,12.86%則來自國外進口(多來自俄羅斯及瑞典)。風力發電僅有0.12%。

芬蘭的電力市場屬自由競爭,由電力公司自行評估何種發電方式在營運上最有利。電力公司如果決定興建核能設施則需依照核能法規定提出申請,政府機關及各利益團體也必須依據核能法規定進行審核或提出正反意見。

目前芬蘭國內共有兩座核能電廠,各擁有兩部機組,投資金額約8億4100萬歐元。位於赫爾辛基市東方一百公里處的Loviisa電廠屬ImatranvVoima Oy公司(IVO),擁有兩部前蘇聯所設計的反應爐,反應爐所使用的核燃料也來自俄羅斯。

另外,位於赫爾辛基市西方約兩百公里處的Olkiluoto電廠Teollisuuden Voima Oy公司 (TVO),擁有瑞典設計的兩部反應爐,核燃料則來自加拿大、澳洲、俄羅斯等地。目前四部機組的運作效能相當良好,提供全國超過12%的電力。但隨著用電量每年增加,開發新電力成為當務之急。

2000年11月,TVO公司根據核能法規定,向芬蘭政府提出興建第五座機組的申請案,請政府就這個興建案對全民福祉的影響作「原則決策」。第五座機組將興建在現有的兩座核電廠之一,以節省運作成本。

芬蘭政府在2002年1月17日作出同意的決策,並將本案送請國會在春季議期審議,國會在同年5月通過。TVO於2004年元月提出申請興建執照,2005年2月17日獲商工部核可興建執照。預料此一興建工程將需要四年的時間。興建完工後,TVO仍需申請營運執照。若一切順利,第三部機組將在2009年底開始運轉。

核電廠設立公司 專門處理核廢料

基本上,芬蘭政府並未訂定非核化目標。只要技術、經濟及環保等因素都能考慮周詳,各種發電方式均是未來電力供應的可行替代方案。目前的優先順序是利用技術以儘量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儘早達到「京都議定書」的要求。

為達到「京都議定書」的目標,芬蘭政府由六位部長組成跨部會部長會議,由商工部長主持。目的在研究影響能源消耗的各種方式,以及推動減少溫室效應氣體排放的各種能源生產方案。核能也是其中一項可能方案。

根據芬蘭國家研究中心的研究指出,利用核能及以木材及天然氣為能源的熱電共生(Combined Heat andPower)發電方式,將是達到此一目標最節約成本的方案。

至於敏感的核廢料處理問題,根據一九九四年國會通過的核能法修正案,芬蘭的核電廠不得再將核廢料輸往俄羅斯,必須直接在國內處理。IVO及TVO兩家公司於是共同成立Posiva公司專門處理核廢料問題,Posiva在1996年一月正式運作。

目前兩座核電廠中均設有儲存場,分別於1992年及1998年運作。儲存場位於地下70至110公尺深的岩層內,初級及中級污染廢料的儲存場乃分別設置。大小足以容納核電廠運作期限內所產生的所有污物。

Posiva公司另外在1999年5月申請在Olkiluoto廠址附近地下五百公尺深的岩層內興建永久性核廢料儲存場,包括一個封裝場(Encapsulation)及儲存場,當地議會已同意這個方案,芬蘭政府並於2000年12月作出正面的原則決策,國會也在2001年5月通過。目前Posiva公司正進行選址作業,預訂2010年動工興建,2020年正式使用。

相關新聞
2005全球競爭力排行 芬蘭居冠
梁家輝勇闖南極進行公益考察 葉童前來送行
芬蘭媒體:法輪功使心靈溫暖祥和
芬蘭全球競爭力最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