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中國蠶絲被三成摻化纖 用化學藥劑漂白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12月14日報導】(中央社台北十四日電)寒風蕭瑟,蠶絲被行情看漲,但中國大陸業內人士爆料指出,市面上出售的蠶絲被有三分之一不是使用純蠶絲,而是摻有化學纖維的假貨。

蠶絲被比棉被的價格高很多,據香港成報報導,在中國大陸,高級蠶絲被甚至賣到人民幣兩千多元一套。廣州各大商場銷售情況火熱,一家專賣店負責人說,最近每天能賣出五、六套五百元至六百元的蠶絲被。

可是,報導引據大陸業內人士爆料指出,市面上出售的所謂蠶絲被,有三分之一的填充料不是純蠶絲,而是偽劣貨。

報導說,廣州一名方姓女士近日投訴,她在翻新蠶絲被時發現,一年前在廣州一家商場花了六百多元買的高級蠶絲被,裡頭根本不是正宗蠶絲,而是一堆顏色各異的化學纖維絲。

報導引述在廣東南海一家被服廠工作多年的王先生說﹕「夾雜化纖只是蠶絲被造假的一個最簡單辦法,造假手法不只這些,普通消費者根本就無法辨認優劣。」

他透露,最常用的造假手法,是用柞蠶絲冒充桑蠶絲。

桑蠶絲色澤白裏帶黃,手感細膩、光滑,製作的被子柔軟、貼身。

柞蠶絲顏色灰黑,手感比較粗糙。為了使顏色好看,廠家往往用化學藥劑或化學添加劑處理,對人體健康有危害。

王先生指出,好的桑蠶絲價格大約每公斤兩百五十元,柞蠶絲則只要一百五十至兩百元,以一床兩公斤的被子計算,如果使用三成的柞蠶絲冒充桑蠶絲,成本就能減少一百四十元。

王先生還透露,第二個造假的手法,是把質量不好的短蠶絲,冒充優質的長蠶絲填裝。

有的短絲是廢舊絲織品打碎處理之後重新製成的,保暖效果不好,顏色也有差異,廠商往往會添加一些漂白劑,對人體健康也構成威脅。

他還說,一些廠商在被子的標籤上註明蠶絲被的重量,但實際上這是包含了被子裡的蠶絲和被套的重量,消費者根本就無法確定被子裏蠶絲的真實含量,結果用買蠶絲的價錢買了被套。

相關新聞
浙江史前絲綢文化遺存
知名電視購物 蠶絲被髒有臭味
氣溫驟降  苗栗蠶絲被熱賣
天氣冷颼颼 手工蠶絲被熱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